非憑空而來。根據佛陀的開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執。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從破除我執入手。所謂我執,是指認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無需觀待條件而絕對和常一地存在的。事實上,萬事萬物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堅實存在,而是依賴各種內在和外在的條件一刻不停地生滅,因此不具固有性、恆常性,也就是無我和無常。具備無我的見地之後,經過反覆觀修、體認,我執便會逐漸弱化。
與無我相比,無常是更容易理解,也更顯而易見的。觀察無常能令我們比較快地體驗到無我,所以文章接下來先講無常,再逐漸過渡到無我。無我的含義遠比無常深廣。釋迦牟尼佛二轉法輪宣講四法印的時候,也是從諸行無常開始,由無常講到諸法無我。
無我指事物不具有絕對的自性,但並不是虛無主義。事物之所以無我,是因為它隨緣生滅,緣起則生,緣滅則滅,這便是因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緣起都同時具有兩層含義:空性和因果。講無我是講空性,講無我也是講因果。鑑於很多人在建立無我的見解時忽略因果的問題,所以我在文章中特別提到從因果的角度理解無我。
以上是文章第二部分闡述的主要內容。
無我是佛教最獨特也是最深奧的見解。能聽聞到無我法門是值得慶幸的,但對真正尋求解脫的人來說,僅在理論上理解無我還不夠,要徹底解脫痛苦必須證悟無我,所以接下來文章第三部分講到如何在生活中修無我。
同樣的,在生活中修無我也要雙管齊下,既要體認事物的無自性,透過有意識地削弱對自身和外物的貪執來減輕痛苦,又要重視因果。我在文中舉了藏地(注:本書中“藏地”指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藏族集中居住區)高僧大德們的一些事例,其中特別談到有關涉及三寶之物的因果取捨問題。這裡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如果是僧團共有之物,出家人不得私自取用,也不得私取公物贈與他人或佈施給其他眾生。法會供齋時,僧團的每位成員只能享用自己應得的一份飲食。至於參加法會的在家人是否也能與僧眾一起用餐,這要看為法會供齋的施主的發心。如果施主供齋的物件是所有參加法會的人,在家人便可以享用法會上供應的飲食;如果施主供齋的物件僅是僧眾,在家人便不能享用法會上供應的飲食。關於因果取捨,我們務必要嚴格依據教證、理證,不可想當然,不可信口開河。
隨著無我的見解和體會不斷深入、鞏固,菩提心便會油然而生。我們終於確信一切都是無我的,這使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自由的滋味,而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人、那麼多眾生因為不知道無我和因果而仍然在枉受痛苦。想到這一點,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要去幫助他們瞭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好讓他們不再冤枉吃苦頭。這種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究竟成佛的發心,就是菩提心。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講的是在生活中踏踏實實地修菩提心。根據大乘佛教的教義,菩提心與空性智慧在根本上是無二無別的。實踐當中,樹立無我的見解有助於激發、鞏固菩提心,修菩提心反過來也是體悟空性最便捷有效的途徑。初學者不具備無我的見解也可以先修菩提心,修到一定時候就會悟空性了。
文章到這裡,由痛苦一步步講到智悲雙運,雖然為了壓縮篇幅,很多問題都僅是點到為止,卻也算涵蓋了佛法修行的主要次第。如何去修,我們基本明白了,剩下來就是下工夫真正去修行。文章最後一部分講暇滿難得,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光陰,善用此人身好好修行。
華智仁波切在《普賢上師言教》中仔仔細細列出十八暇滿、暫生緣八無暇、斷緣心八無暇,總共三十四種修行的違緣。我知道很多人看《普賢上師言教》時,都是把這一部分跳過去,直接看後面更有趣的章節。可是上師們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講這些看似枯燥瑣碎的內容呢?
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暇滿人身——這個可以用來修行正法、尋求解脫的人身有多麼殊勝。我們需要更仔細地去觀察自己以及周圍的人的生活,就像我在文章中說到的那樣,結合實際去體會在這個世界上要具備得人身、業際不顛倒、聞佛法、生正信等等條件何其困難。
同時,文章第五部分也是對前四部分的總結。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永珍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麼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反轉無始以來的慣性模式,需要付出極其艱鉅的努力,而世事無常、人身難得易失,所以務必要抓住此生的機會奮力修行。
這便是我寫作《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