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行素派來的一批武藝高強之人都被他打發出去了,他知道,彼此的鬥爭遠沒有結束,他的對手一定還躲在某處虎視眈眈,只等他稍微露出破綻便會猛撲過來。
小街的盡頭是一座茶莊,名叫望春茶莊,是蘇州最大的茶莊之一,現在新茶尚未上市,茶莊前冷冷清清,等到三月新茶上市時,茶莊後面的河道里將擠滿前來賣茶的小船,它大量收購茶葉,再賣到全國各地,聽崔煥說這座茶莊頗有背景,有傳聞說他是永王的產業,獨此一家便收購了蘇湖一帶近四成的茶葉,帶來滾滾財源。
茶莊的門半敞著,裡面似乎有人在忙碌,李清來了興趣,揹著手轉進了大門,說是茶莊,其實就是個規模頗大的茶店,有近百間屋,前店後坊,主要以批發為主,但也有一溜櫃檯,做做老客的零星生意,櫃檯上放了幾十個陶瓷大盆,裡面盛有各色茶葉,夥計們在忙碌著清掃店鋪,準備迎接一年一度新茶季節到來。
“客人可是想買茶?”
一個胖胖的執事跑過來招呼,他見李清前後左右都有身著軍服的侍衛環護,眼中不覺露出迷惑的神色,急道:“小店素來奉公守法,並無奸盜坑蒙之事,大人這是。
“只是順路看看,沒有其他意思。”
李清微微笑道:“若有不錯的茶葉,我打算買一點帶回長安。”
“大人也是長安人?”胖執事一陣驚喜,標準的京都口音流露出來,他的聲音極大,幾個夥計都停下手中的活兒向這邊看來。
這時側門的簾子動了一下,閃出一條一尺寬的縫,隨即簾子放下,就在這一瞬間,李清身後的荔非守瑜從簾縫裡看到了一張曾經見過的臉,這張臉上有一條三寸長的刀疤,從額頭一直延伸到臉頰,荔非守瑜的眼睛漸漸眯成一條縫,他想起來,在爭奪金丸的破道觀裡,最後出場的,不就是這張刀疤臉嗎?
簾子已經放下,但那隻眼睛依然在緊緊地盯著李清,目光閃爍不定。
荔非守瑜反應極快,他拉了拉李清道:“使君,與崔大人約好的時間要到了,不如我們先去,回頭再來。”
李清心有所悟,便向胖執事笑了笑道:“也是,掌櫃不妨先替我準備幾樣極品好茶,我回頭來品嚐。”
說完,他返身走出了店門,離開茶店約五十步,李清忽然低聲問荔非守瑜道:“你看見了什麼?”
“爭奪金丸的那個黑衣人就在房內,我看見了。”
“他看見你了嗎?”
“他沒注意到我,一直在盯著都督。”
李清不語,一直走出百步外才令道:“將所有人都招回來,不論白天黑夜給我監視這座茶莊。”
停了停,他又道:“等一會兒派人去給我買一些茶葉,休得讓他們懷疑了。”。
望春茶莊確實是永王的產業,它靠近州府衙門,地理位置便利,一直是京中來人暫住之地,荔非守瑜所見到的那個刀疤臉正是李林甫從京中派來之人,名叫羅三郎,今天剛剛趕到蘇州,卻無意中遇到了李清,此刻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時間到了晚上,羅三郎依然坐在屋裡喝一杯衝了無數遍的茶水,已經整整一天了,還是沒有人來找他,但他並不著急,釣魚需要耐心,既然相國有安排,就一定會有人來。
這時,門口出現一個夥計,向他努了努嘴,羅三郎立刻站起來隨他去了後院,一條小船停在碼頭上,從裡面走下兩人,前面一人是茶莊夥計打扮,而後面一人是一個乾瘦的老者,穿一件灰布長袍,光線模糊,看不清面容,走到茶莊後門時他左右張望一下,門上的燈籠射出微弱的紅光,依稀將他的面目顯露出來,只見此老者長著一縷山羊鬍、細蛇眼,眼中露出狡黠的目光,若慶王見到他,一定會大吃一驚,此刻出現在永王茶莊後門與李林甫所派之人見面的,正是他無比倚賴的軍師:王道人。
第二百七十章 終下決心
軍師最早也非道人,他原名叫王非,是開元初年進士猥下,一直求官無門,四處浪蕩,靠人接濟度日,天寶元年,朝廷尊道之風興起後,一些有門路的道士紛紛登上權貴門庭、甚至踏上含元大殿,被尊為翰林。
不少有眼光的之人也發現了這一捷徑,遂投入深山與道結緣,有名者如詩人李白,走的也是這條路。
王非在天寶三年於終南山出家為道,雖跳出紅塵,但他名祿之心難消,時時刻刻注意朝廷動向,尋找進階機會,機會終於在天寶六年來臨,大唐右相李林甫來終南但李林甫並沒有立刻用他,而是留了一個後著,次年,心情鬱悶的慶王李琮來終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