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士氣高昂。
“進軍,向吐蕃人進軍!”
他一聲高喊,戰馬躍身飛出,在他身後,安西軍的戰旗在風中掩卷,一隊隊大唐士兵起拔,直向遠方開去,李清縱馬飛奔,白色的鬃毛飛揚,飄在他的頭盔上,兩邊的親衛呼嘯向前,如同奔向海岸的洶湧浪花。
天氣晴朗,空中飄著幾縷輕雲,風正轉成西風,風速加大。
吐蕃軍靜靜地簇立在一片寬廣的山丘上,在山丘最高處,高騎馬上的吐蕃主將鐵刃悉諾羅打手簾凝望著遠方,忽然,他看見了,約五里外出現了一條蠕動的黑線,緩緩向這邊開來,越來越明晰,旌旗成雲,盔甲寒亮,‘三千人!他最多隻有三千人,’氣,這一仗,他必勝無疑。
唐軍在二里外停住了腳步,三千軍,一千弓弩手作為駐軍,在弓弩手的前面,一千重甲陌刀手整合方陣處於前鋒,站列成三排,彷彿三面厚厚的鐵牆,在隊伍的後面則是一千輕騎。手執長槊,鞍胯橫刀,戰馬已體會到即將到來地殺氣,正低頭咆哮,隨時備戰。
兩軍對壘,雙方都在積蓄力量,候而待發,吐蕃軍的強項在於盔甲。他們不似唐軍配明光甲,而是大多披掛鎖子甲,做工精湛、細密,普通刀劍絕難砍入,此外,吐蕃鑄劍技術也較高。故吐蕃軍的主要裝備便是長劍,但吐蕃軍的弱項卻是弓弩,他的弓弩技術落後,射程不遠,也難以射透唐軍的鎧甲,顧而配備也極少,他們從邏些出發時,配備是步兵、騎兵各半,但前軍二千騎兵在甘泉水被李清伏擊,全軍覆沒。此時吐蕃軍的結構便是四千步兵、二千騎兵,但吐蕃軍死戰的氣勢便是他們制勝地法寶。
唐軍則不同。裝備精良,弩、甲、刀是唐軍的三大法寶。尤其是安西軍,驍勇善戰,軍中多胡人,身材高大威猛,配備有重甲陌刀手,更是令它的對手聞風喪膽,羅斯之戰,二萬安西軍遠征萬里。對陣大食二十七萬聯軍,更創造了殺敵數萬。已傷八百的輝煌戰績。
一陣狂風颳過空曠的戰場,飛揚的沙塵將天空染成菸灰色,但兩軍依然沒有動,吐蕃主將鐵刃悉諾羅在等,等唐軍先出陣而削弱唐軍弩箭地威力。
唐軍主將李清也在等,用恆古不變的耐心在等,吐蕃軍先出陣,則用勁弩削弱敵人的有生力量,兩員大將似乎是在較量心智,看誰能等到最後。
時間一點一點、一刻一刻地過去了,半個時辰過去了,李清的瞳孔已經成了一條直線,但他岩石般堅硬的臉龐上卻沒有半點表情,神情嚴峻,沒有命令,唐軍誰也不準動一動。鐵刃悉諾羅方正的臉上亦冷冷冰冰,沒有任何反應,終於,他的指頭動了,手臂徐徐抬起,緊繃的唇線裡蹦出三個字:‘步兵上!’
兵力佔優的吐蕃軍終於先出擊,‘咚!咚’的皮鼓聲敲響,震人心魄,六十人一排地吐蕃軍緩緩啟動,組成一座五十排的方陣,瀰漫著滔天地殺氣,每個士兵的眼中都呈死灰色,左手盾牌,右手長劍,一步一步向唐軍開去,越走越快,盾高高舉起,長劍閃爍冰冷地寒光。
越走越快,越走越密集,隊伍整齊而不亂,這樣的方陣是步兵對付騎兵的有效手段,在密集的防守前,騎兵的衝擊根本無濟於事,唯一的辦法是用弓兵射亂陣腳,露出空擋,讓騎兵突入。
李清默默計算著射程,吐蕃軍已經到三百步了,進入了唐軍伏遠弩的射程,他忽然振臂大喝:“放箭!”
主帥的命令彷彿是響在耳邊地一聲驚雷,密集的梆子聲敲響,一千名唐軍分三排,輪番放箭,鋪天蓋地地透甲箭呼嘯著射去,吐蕃軍一齊高舉盾牌,抵擋著飛速而來的奪命之箭,箭釘在盾牌上,將吐蕃兵們的手震得生疼,但吐蕃軍陣勢太密,箭矢無孔不入,從盾牌間的縫隙裡射入,射在腿上、射在頭上,不停地有吐蕃士兵中箭倒地,但巨盾擋住了大部分的箭,並沒有給敵軍造成多大的損失。
已經二百步了,李清見對方陣法嚴密,弓弩手射不亂陣角,用騎兵出戰會不利,他毫不猶豫,一聲低沉的令下,“出陌刀!”
彷彿龍吟一般,李嗣業一聲長嘯,山一般的身軀向吐蕃軍壓去,只見他巨大的頭顱彷彿一頭獅子,碩大而可怖,身上的鐵甲重似千斤,將渾身裹得嚴嚴實實,頭盔下只露出一雙閃著可怕亮光的眼睛,一柄丈許長的雪亮陌刀在他手上翻飛,兩邊刀刃鋒利異常,前方帶著尖刺,可劈可刺,在他身後,一排排唐軍戰鋒隊排列得密不透風,彷彿一堵萬丈的懸崖峭壁,個個身披重甲,後背巨盾,舞動著陌刀,冷森森的眼睛射出駭人的目光。
五十步。
象兩座巨浪,兩軍步兵轟然相撞,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