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李宗仁逃往桂林,後轉重慶,閻錫山、顧祝同逃往臺灣,餘漢謀、薛嶽逃往海南島。廣州地區國民黨軍向西江地區撤退。
餘漢謀部在撤逃之前,對廣州實施大破壞,炸燬了白雲。天河機場,縱火焚燒軍火、軍需倉庫,最嚴重的暴行是炸燬廣州市區的海珠鐵橋。
14日下午突然宣佈大橋戒嚴,敵人工兵迅速在橋墩上安放了400 多箱黃色炸藥,然後解除戒嚴,車馬行人又在橋上穿梭往來。在沒有任何警告和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一聲巨響,大橋轟然坍塌,頓時,橋上橋下及周圍數千米範圍內血肉橫飛,慘不忍睹。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共死傷無辜群眾2000餘人。
陳賡於14日12時獲悉廣州守敵西逃,遂迅速調整部署:右路軍第14軍由清遠直插三水,切斷敵第63、109 軍西逃的退路;第13、15軍沿北江東岸南下,追擊西逃之敵。
南路軍兩廣縱隊從博羅。惠陽越過廣九鐵路插至虎門,阻擊沿珠江南逃之餘漢謀集團主力。
左路軍第43軍一部攻佔白雲山、五雷嶺等山頭陣地,主力沿廣花公路向廣州市區攻擊前進;第44軍一部沿廣增公路。另一部沿廣九鐵路向廣州市區攻擊前進。
為避免廣州遭到更大破壞,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政治委員賴傳珠令第43、44軍先頭部隊快馬加鞭,跑步向市區前進。
第43軍第128 師師長黃榮海、政治委員宋維式於13日令先頭第382 團,以強襲手段奪取廣州城北的仁和墟公路大橋。該團團長張實傑、政治委員王奇即令一營三連為突擊隊以強行軍於當日晚秘密接近大橋。此時,守橋哨兵正在談論:“橋上已安好炸藥,共軍來時咱們拉響炸藥即向南跑。”三連連長高鳳歧帶突擊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捕獲了敵哨兵,帶領部隊衝過橋去,奪取了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