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4 / 4)

黨和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他在回憶那段悽風苦雨的日子時有一段很有趣的記載:“當18日正午,解放軍追我們追得更緊,後衛部隊又在進行著抵抗,槍聲響徹大渡河谷時,警衛排的名叫萬朝生的一個戰士(有高小文化程度),忽然在行列中良言自語說:”七十二戰,戰無不利,忽聞楚歌。一敗塗地!‘我聽之不由得打了個冷戰,覺得這是一個不祥的預兆。想到楚霸王的烏江自刎,想到石達開在大渡河的結局,聯絡著自己的目前處境,看來是很難擺脫覆滅的命運了。“

他又深有感慨地說:“1949年是我有生以來最幸運的一年我跟隨蔣介石叛變革命,幹了20多年反革命反人民的罪惡活動而自己並無認識。經過黨對我的寬容和教育,使我認清了是非和真理,使我懂得了蔣集團失敗的真正原因。這樣,才使我沒有帶著花崗岩的頭腦走向墳墓裡去。”

(5)

47.劉鄧主力直指“陪都”。賀龍率第18兵團高奏進軍四川三步曲:突而不破、迫而不殲、兼程追擊

11月中旬,重慶。

烏江防線被突破後,重慶處於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為拱衛重慶,蔣介石迅速調整西南地區的防守部署,以孫元良第16兵團西撤萬縣至豐都一線防守,以第127軍開到奉節、巫山,防止解放軍沿長江北岸西進;以宋希濂集團向涪陵地區撤退,以羅廣文第15兵團在綦江、南川地區佈防,以郭汝瑰第22兵團第72軍向南開敘永,加強正面防守;同時,令胡宗南集團由秦嶺、大巴山入川,並以其第1 、3 軍由川北到重慶,加強重慶的防禦力量。

還在南線第5 兵團奪取貴陽之前,劉鄧首長就對敵人的企圖進行了判斷,並對第5 兵團下一步行動進行了規劃。

11月N 日,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致電陳錫聯、謝富治:1。貴州敵人已決定放棄貴陽,何紹周已令49軍退至盤江、貞豐地區待援。89軍退至織金、黔西、畢節地區,何本人亦退到盤江。該兩軍之任務為由畢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