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2 / 4)

騰衝一帶。前進的路線,儘量避免走大市鎮,藉以縮小目標。要選擇一些偏道,繞到峨眉以西地區後,再沿樂山到西昌公路直奔西昌。然後,再從西昌退往雲南西部的騰衝、瑞麗一帶。”

實際上,這就是當初宋希濂與胡宗南在漢中商定的“錦囊妙計”。

為了減小目標,眾人決定將剩下的人馬分為三個縱隊,由宋希濂、顧葆裕、丁樹中分頭率領。並規定:為了保密,自行動之日起,各縱隊的無線電臺一律停止與重慶和其它部隊的聯絡;各縱隊到達宿營地後,每晚用無線電暗語向宋希濂報告。

從此,國民黨川湘鄂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一頭扎進了川東南的崇山峻嶺,沒有了音訊。

蔣介石。顧祝同、張群都在找宋希濂,但不知宋去向何方。

劉伯承、鄧小平也在找宋希濂,最終找到了他。

二野第3 兵團等部在川東、鄂西方向殲滅了宋希濂的主力,卻沒有逮著宋希濂。由於第3 兵團的主要任務是奪取重慶,因而無法組織大部隊追捕,第3 兵團司令員陳錫聯為此遺憾不已。

20多天後的12月11日,由貴州北部入川的第5 兵團第18軍逼近川南重鎮宜賓,駐守宜賓的國民黨第22兵團司令兼第72軍軍長郭汝瑰率部起義。12日,先期進入宜賓的第18軍第52師得知:宋希濂於六天前率殘部由宜賓以西渡岷江向西逃竄。當天,第52師便將這一重要情報向軍部和野司作了彙報。

此時,重慶已經解放,進駐山城的劉伯承、鄧小平接到電報後相視而笑。鄧小平對在座的劉伯承、張際春和李達說:“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宋希濂是跑不出我們手掌心的。”

參謀長李達迅速檢視了地圖,他說:“就目前部隊的態勢而言,距離宋希濂部最近的應該是第52師。”

劉伯承隨即下達命令:“給張國華髮報,命令第52師立即轉人追擊部署,一定要窮追不捨,堅決消滅宋希濂殘部,活捉宋希濂!”

當天,接到劉鄧首長的特急電報後,第18軍軍長張國華立即命令第52師第155 團由宜賓向沐川方向疾進,對宋希濂殘部展開跟蹤追殲。

12日黃昏,第52師第155 團銜命西進,踏上了追殲宋希濂餘部的征途。

此時,相距100 餘公里之外,宋希濂正率領著他的那些殘兵敗將向西狂逃,求生的本能催促著他們不顧一切地奔走

11月24日晨,宋希濂即派參謀長羅開甲前往綦江,對已於前天到達那裡的司令部人員訓話,對不願繼續西行者發給三個月薪餉,當場即遣散200 餘人。同時派辦公室主任陳定前往重慶,讓辦事處處長冷培元將存放在重慶的3000多兩黃金如數運往綦江。宋希濂自己則帶著一干人馬,自南川出發,徒步開往綦江。

半路上,宋希濂與陳克非相遇。陳問宋到哪裡去,宋希濂搪塞說:“準備到涪陵去找鍾彬。”二人就此分手,各奔東西。

陳克非是宋希濂手下的主要將領,宋為什麼不願以實情相告呢?

原來在8 月間,程潛、陳明仁在長沙舉行起義時,曾給宋希濂發一電報,約請他一同舉義,宋希濂拒絕了,卻未向蔣介石報告此事。蔣對此十分疑心,即派自己的內侄毛景彪(國防部第一廳廳長)調查此事。毛便與蔣介石的同鄉、宋希濂的部下陳克非通話,詳細詢問宋希濂的近況,陳—一作答。毛並讓陳今後隨時上報宋的有關情況。毛陳的通話恰巧被司令部情報人員監聽。宋希濂對蔣的不信任大為不滿,對陳克非也時有提防,所以這次沒有把實情告訴陳。

在綦江,宋希濂拋棄汽車等一切重灌備,穿上草鞋,開始沿小路逃遁。其逃跑路線是:綦江——李市——白沙——朱家砣——萬定場——石洞鎮——懷德鎮——趙化鎮。

12月6 日黃昏,宋希濂一干人到達宜賓以東叨公里的牛喜場,本打算在此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到宜賓城買些給養,不料到半夜又出現了新的情況。

正在熟睡的宋希濂突然得到報告:駐守宜賓的郭汝瑰部秘密派出一個團的兵力正向牛喜場開來,行動非常可疑。宋希濂下意識地認為:“郭汝瑰深夜派兵,必定是受蔣之命來解決我們的。”便立即命令部隊即刻出發。

宋希濂哪裡想到,郭汝瑰此時正在積極策劃率部起義,所派一個團兵力是為了捕捉宋希濂,給起義增添一分光彩。

8 日,走到高家場的宋希濂得到郭汝瑰“投共”的訊息,他預感到末日來臨,立即吩咐羅開甲召集部隊,他要做最後一次訓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