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餞行的宴會上,陳毅手執酒杯向二野領導敬酒,誠懇而風趣地對劉、鄧說:“當初,毛主席部署向全國進軍時,我就說,二野太苦了,挺進大別山吃了不少苦,淮海戰役又把老本拼得厲害,不如二野、三野任務對調,三野去經營西南,二野經營富庶的東南沿海地區。毛主席卻說,三野的老底子是新四軍,過去長期在江南水鄉,有江湖作戰經驗。而且,三野不僅要解放華東及東南沿海地區,還要跨海作戰,準備解放臺灣。所以毛主席沒有同意我的建議。這一次你們進軍西南又要吃大苦了。”
“毛主席的決定是正確的,這叫用其所長嘛。何況你們三野的任務也不輕啊!”劉伯承笑著說。
陳毅接著說:“咱們是老鄉對老鄉,不打誑語。我也是四川人,要不是中央讓我當上海市長,我還真想同二位打完這最後一仗呢?”
陳毅一席誠摯的話語和三野的鼎力相助,使二野的同志們深受感動。
10月20日,劉伯承、鄧小平率二野領導機關從南京出發,沿津浦路北上,開始向西南行進。
從南京出發,二野領導機關及劉鄧等指揮員的行止動向就受到重慶的特別關注。在蔣介石的指令下,國防部保密局啟動了津浦。隴海路沿線的所有潛伏特務,日夜監視、密報二野領導機關的一舉一動,以求在蛛絲馬跡中分析判斷出對手的下一步行動。正因為如此,鄧小平才要求部下將這最後一幕“聲東擊西”的壓軸戲演好!
二野領導機關的一路行蹤,故意暴露得清清楚楚。從南京到鄭州這一路上,在火車沿途經過的大小車站上,運送二野機關、部隊的專列都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劉伯承、鄧小平一再露面,接見當地黨政幹部、群眾代表,並公開宣佈二野的使命是進軍西南。到達中原名城鄭州後,二野領導機關同鄭州群眾共同召開聯歡大會,劉伯承、鄧小平發表了講話。
會議上,一位女學生慷慨激昂的發言將這場規模空前的“壓軸戲”引向高潮:“親愛的同志們,你們前進吧!我們後方的人民,一定努力生產,全力支援你們。同志們,前進吧!巴山蜀水在呼喚著你們,西南人民在盼望著你們,後方的人民在等待著你們勝利的訊息。祝你們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同一天,新華通訊社詳盡報道了這次歡送大會的盛況。這一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在重慶的蔣介石的耳朵裡。
9 、10月間,重慶蔣介石山洞林園別墅。
國民黨西南軍政長官公署連續召開作戰會議,討論共軍的進攻方向,研究作戰方案和兵力部署。
參加會議的有張群、胡宗南、錢大鈞、鄧錫侯、楊森、劉文輝、郭汝瑰。羅廣文、沈策等人。
蔣介石首先給部下打氣說:“國際危機四伏,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中國局勢尚不能測,如果我軍能堅守西南、西北、兩廣,以待國際時局變化,定能反敗為勝。”
接著,由長官公署情報處長徐遠舉介紹情況,他說:“據各方面的偵察,8 月底9 月初以來,陝西關中地區共軍調動頻繁。隴海路上,徐州至寶雞段西行軍列很多。據賽報,進入關中地區的主要為共軍二野主力。另外,近一個時期以來,胡長官的秦嶺防線及漢中地區連續遭受共軍主力兵團的攻擊。”
在情報處長介紹情況時,與會各位將領議論紛紛。當蔣介石發問:“諸位認為共軍的主攻方向指向何處呢?”會場即刻陷入沉默。判斷共軍主攻方向,這個責任太重大了,誰也不敢輕易表態。
正在眾人沉默之時,川陝甘邊區綏署副參謀長沈策發言說:“從歷史上考查,歷代入四川,大多是由川北而來,也有溯江西上的,但地形險阻,不便用兵,川陝公路交通方便,易於共軍展開。基於上述理由,我主張調四川四個軍於川北劍閣一帶佈防,以挫敗共軍入川企圖。”
蔣介石不住地點頭。還在一個月前,蔣介石就判斷:解放軍入川的主要方向,或北或東,以北面的可能性較大。他認為,川東方面,由於地勢險要,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大兵團行動十分困難。而且,川東方向的翼側湖北、湖南地區,尚有白崇禧作屏障。而川北方向呢?雖然地形也十分複雜,有橫亙於川陝間的秦嶺、大巴山,通行困難。但是,自古從中原到西南走的都是這條路,川陝之間路途雖險,畢竟有公路幹線相連。特別是秦嶺以北的關中地區,有一條暢通的鐵路線直通,可以解決大兵團作戰的補給。於是蔣介石認定:共軍入川,勢必要從北面來。
眼下,徐遠舉的情報也佐證了他在前一個時期的判斷,因此蔣介石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