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手下留情。換言之,方今天下,不僅你我之間積怨甚深,諸侯之間誰沒有仇怨?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逝者已逝,活著的人還得繼續走下去,好好活著。所以曹某此番願意與大將軍盡釋前嫌,精誠團結,共抗逆賊。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李利眼神熾熱地注視著曹操,而曹操亦不退縮,目光炯炯地正視李利。對視半晌,兩人朗聲大笑:“哈哈哈”
這便是所謂的相逢一笑泯恩仇麼?
第054章 矛與盾
的確,李利和曹操之間的新仇舊恨由來已久,說是仇深似海亦不為過。
迄今為止,曹操麾下愛將李典和于禁相繼倒戈,投效於李利麾下;其愛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同族兄弟夏侯惇、夏侯淵等四人,先後死在李利手裡。
更有甚者,飛雲渡一役,曹操麾下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就連他自己都險些喪命。
如果曹操連這些仇怨都能放下的話,那麼李利當真要重新估量這位亂世梟雄了。因為,如果他和曹操互換位置,他無法做到這般絕情,更不可能釋懷之前的深仇大恨。
是以李利把問題當面提出來,他想知道曹操如何看待彼此間昔日的仇恨,又會如何作答。而曹操的回答就代表著他此次會盟的誠意如何,是否像他方才所說的那樣誠意十足。
也許是早就料到李利必然有此一問,曹操聞言後神色微變,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而後神情坦然的道:“正如大將軍所言,曹某並未忘記你我之間昔日的嫌隙。畢竟,他們都是我曹操的骨肉兄弟,一脈相連,想要忘卻談何容易?
然則,這些都是私情,不可與你我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