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2 / 4)

小說:驍騎 作者:溜溜

暗流激盪

司隸,洛陽郡守府

十日前的大將軍令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因此很快得到諸侯們響應,甚是快捷。

歷時一年的大興土木,洛陽城修葺一新,重現了昔日大漢第一城的榮耀與風采。

洛陽城重建竣工,作為推動建城的發起人,也是這座堅城的擁有者,李利自然是親臨洛陽,舉行盛大的筵席慶祝洛陽城落成。

竣工當日,第一批入住新城的百姓是一千戶,約五千餘人。與他們一起住進城池的還有參與重建的一百多家商賈縉紳,別看這些縉紳們數量不多,但他們所擁有的扈從、婢女和雜役卻不少,足足三千餘人,堪比李利治下的公卿待遇。(西涼律法明令,三公府邸所有侍從不得超過三百人。)

律法在前,商賈世家雖不是官場中人,卻也不能置身於律法之外。於是他們壓縮扈從、侍女和雜役數量,剛好踩線,不多不少整整三百人。李利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視而不見,至於他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別人無從猜度。或許這也是商賈們對他的試探,探明他對商賈們的真實態度。

士、農、工、商四階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除了強秦時期商人地位相當較高以外,商人一直處於社會底層,物質富庶,地位卑微,這是一種極其矛盾的社會現象。每逢太平盛世,商人的地位就會抬頭,節節攀升;而身處亂世之中商人們就會受到打壓。是被仇視的一個群體,頗有些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趨勢。

這幾乎是朝代更迭、社會變革的慣例,屢見不鮮。亙古皆然。與之如影隨形的還有另一條鐵律:順者昌逆者亡,伴隨朝代更迭始末,從而成就了商賈們特有的生存之道,趨利避禍,從善如流,美其名曰“和氣生財”。不管時代如何更迭變革,他們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甚至睜著眼睛說瞎話;只要有利可圖。與什麼人都能做買賣。

這是一個特殊群體,普通商家只能算是外圍勢力,無足輕重,只有傳承上百年甚至更久的家族才會形成獨有的經商之道。經久不息。傳承不絕。

李利對待商賈有自己獨特的認識與理解,相互協作、互相利用而已,談不上私交,卻也不歧視。

何況時下的商賈和縉紳大多都不是純粹的商人,經商是為了積累財富,財富是為了進入仕途鋪平道路,藉此抬高自己和整個家族的社會地位,從而謀求更大的利益和財富。這是一個固有的利益鏈。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和腐蝕統治階層的根源。

毫不誇張地說,每一次朝代更迭、社會動盪都與他們有著本質的聯絡,是他們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邁進。至於結果是好是壞,不到盡頭便無從得知。(一家之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書友一笑而過即可,不必較真。)

新落成的洛陽尹府衙坐落在皇宮遺址西側,而淪為廢墟的皇宮則被圍牆圈起來,裡面還在施工修葺,暫時修建一座園林,留待日後再行區處。

早在去年重建洛陽城時,李利便將原河南郡與洛陽合併為一郡,又因洛陽曾是帝都,現為陪都,便改郡為尹,下轄二十多個縣,算是李利治下比較大的郡,比長安猶有過之。

新任洛陽尹是張魯曾經的謀士閻圃,其人頗有能力,謀略不凡,雖不能與郭嘉、荀彧、許攸等頂級謀士相比,卻也有其過人之處。最重要的是閻圃務實儉樸,漢中郡能有今日之繁榮局面,他居功至偉;否則單靠張魯治理郡縣,漢中郡早就一窮二白了,遑論爭霸?

正是基於此,李利將他放在洛陽尹的位置上,俸祿堪比刺史,稱得上是封疆大吏。諸葛瑾出任郡丞,郝昭出任洛陽守將,鎮東將軍波才屯兵於洛陽郊外。再加上洛陽八關修葺之後仍可使用,又有青龍營和陷陣營守護側翼安全,因此洛陽城固若金湯;縱有十萬敵軍來犯,也能確保洛陽不失,禦敵於國門之外。

郡守府大堂上,眼下已是李利的大將軍行轅,閻圃、諸葛瑾等人搬至側堂辦公,互不干涉。此外,賈詡擔任司隸校尉,兼領刺史,提領河東、河內、洛陽、弘農四郡,政務繁忙。李利親臨洛陽之後,賈詡便前往河內郡坐鎮,河東河內二郡還殘留著許多世家大族,甚至還有百年望族的存在,各縣還是世家子弟掌管,關係極為複雜,盤根錯節。處理這等繁瑣政務和複雜局面,賈詡最為擅長,面善心狠,不動則已,動輒雷霆萬鈞,快刀斬亂麻。此舉,李利可謂是知人善任,把賈詡這柄快刀派到河內郡,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史阿,不用亦步亦趨地跟著我,放鬆些,這裡沒有刺客。”大堂上,李利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