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下來。現如今,天下局勢就處在一個極其關鍵的轉折點上,用力推動一下,就能提前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結束亂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漢人傷亡,為大漢民族多保留一些元氣,甚至還有可能再現昔日的強漢盛世。反之亦然。
熟諳歷史的李利深知漢末動亂百餘年的巨大危害,因此他時刻都想著儘快結束亂世,天下一統。力爭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整個大漢民族博得最廣博的疆域,最遼闊的土地,讓困守東方一隅的大漢民族儘早認識到大漢之外還有更加幅員遼闊的廣袤空間,儘早破除漢人固步自封的認知怪圈,早一天走出去,才能更加強大。
正是有著這種危機意識,李利才會一次次打破常規,破格提撥人才,並提供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促使他們儘快成長起來,獨當一面,期盼著以最短的時間終結亂世,重建秩序。這並不是李利異想天開,而是他現在有這種能力,也有承受失敗的實力。
也許對於其他諸侯來說,他們根本不能失敗,也敗不起,失敗於他們而言就意味滅亡。但李利卻沒有這種顧慮,他手中擁有足夠多的兵馬,擁有相對廣闊的疆域,這些都是他壓制各鎮諸侯的關鍵所在。於他而言,戰敗一次並不要緊,損失幾萬甚至十萬大軍,他都能承受得住,因為他有這個能力,敗得起。然而他卻沒有時間等待,生命終究有限,等待就意味著浪費生命,錯過一年他就老一歲。因此,時間對他來說才是最緊迫的,也是最致命的,片刻都不能虛度。
拋卻心頭的紛亂思緒,李利知道諸葛亮之所以提出將兵權歸還給自己,是因為他內心已經開始動搖了。被眼前十幾萬蠻軍的強大陣勢所震懾,使得初上戰場的諸葛亮對自己之前的判斷開始產生懷疑,信心正在一點點消退,患得患失,擔心一旦此戰失利,八萬漢軍將士至少有一半都將因此喪命。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他無法接受,也承受不起失敗後的嚴重後果。
所以,生性謹慎的諸葛亮不願意冒險,或者說他不敢冒險,下意識地選擇退卻。在他想來,面對這種局面,李利征戰經驗豐富,如果把大軍悉數交給李利,想必戰後結果一定比他指揮大戰要好得多。
然而諸葛亮萬萬沒想到,李利居然不假思索地拒絕了他的請求,依然堅持原定計劃,仍將八萬大軍的生死交到他手裡。
頓時間,諸葛亮同樣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既有深深的憂慮又有難以言語的感激。一直以來,他都不認為自己是什麼天才,卻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吃苦,一定能成為管仲、樂毅那樣的文韜武略的濟世之才。
時至今日,孔明自認學富五車,飽覽古今史籍,精通天文地理,深諳世事人情,一身才學不遜於當世任何人。然則,當他真正面對二十餘萬大軍兩軍對壘之際,他強大的自信和內心的高傲不禁有些動搖。人命大於天,當他手裡掌握著八萬將士性命的時候,他第一次感覺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頗有不堪重負之感。甚至懷疑自己一身所學就像昔日的趙括一樣,紙上談兵,誤己誤軍。
就在諸葛亮徘徊不定之時,李利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以鼓勵的眼神,神情堅定地鄭重說道:“別害怕,也不要有太多顧慮,只管按照你事先的謀劃指揮戰鬥。此戰若勝,便是你的成名之戰;如果敗了,一切後果由我一肩承擔。坦白地說,損失八萬兵馬於我而言算不了什麼,稍稍休整之後我軍便可重整旗鼓,捲土重來。”說這番話時,李利臉上的神色很坦然,沒有絲毫勉強。
看到李利心意已決,諸葛亮彷徨不定的心莫名平靜下來,恭聲應道:“諾,微臣領命!”
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
時間無聲流淌,懸在頭頂上方的驕陽一點點移動,緩緩向西傾斜。
斜陽下,漢軍將士的背影投向前方,落在腳下,被徐徐移動的陽光一寸一寸地拉長;而十餘萬蠻軍的身影在留在身後,倒影在馬蹄之下。
蠻軍陣前。位於中軍陣前的是一位長著絡腮鬍子的粗獷壯漢,但見其人一雙濃眉猶如鋼針一般濃密狹長,眉下一雙凸出眼眶的豹眼甚是駭人,隨意地睜著眼睛便如欲要擇人而噬似的,令人毛骨悚然,不敢正視。方塊臉,鷹鉤鼻,面板黝黑,右耳耳垂上掛著一個手鐲大的銀環,在陽光下燦燦泛光,煞是顯眼。
此人身高九尺,雙臂粗壯,青筋暴起,猶如盤根錯節的樹幹,似有千鈞巨力。他身軀極其魁梧,虎背熊腰,身著半身無袖鎧甲,手持丈餘長的長柄大刀,寒光凜凜。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頭兇猛蠻橫的大黑熊,全身上下充斥著令人難以想象的虯龍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