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中的將領們從思緒中喚醒,心神重新迴歸到帥帳議事上來。
頓時,三十多位將領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龐統,卻見龐統神色自若的笑聲道:“昔日我與孔明完成學業離開書院時曾戲言,日後若是戰場相逢,自當各為其主,鳳雛臥龍定要一決高下。不承想,時隔七年,當年之言居然一語成讖,此番便在戰場相遇。此乃人生一大快事,龐某何其幸甚!”
果然,龐統這番話讓諸將聞聲色變,超過一半的將領臉頰微紅,暗自慚愧;餘下的將領則是神色驚詫,用審視的目光看著龐統,似乎想要看透他的內心,看他是不是強顏歡笑,惺惺作態,故作鎮定。
然而他們失望了,龐統神色坦然,笑容自然而真誠,儼然是打心眼裡的高興,絕非故作姿態,譁眾取寵。顯然,龐統對即將到來的正面交鋒充滿期待,期待著能與昔日的同窗諸葛亮一決雌雄,為自己正名。
如果最終是他勝了,那麼自此以後,人們再提起他們倆的名號時一定是鳳雛在前、臥龍在後,而不是當下眾所周知的臥龍鳳雛,無形中讓他比孔明遜色半籌。至於失敗,龐統眼下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比孔明差。
高居帥位的黃祖被龐統一番豪言壯語所感染,同時也知道龐統這番話的用意何在,當即長身而起。聲若洪鐘地朗聲道:“軍師一介文士尚且不懼強敵,我等身為統兵將領有何懼哉?”
此話一出。引起了帳下諸將的共鳴,使得帳內的萎靡壓抑之氣一掃而空。眾將領神情振奮,紛紛出聲附和,甚至某些好戰將領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似是迫不及待的欲與孔明大軍決一死戰。
這一轉變落在黃祖眼裡,但見他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內心深處卻是一陣苦澀。雖然他知道劉表的本意是想讓龐統領軍,卻遭到蔡瑁、蔡和、蔡中和張允等蔡氏親貴的強烈反對,又有蒯氏兄弟從中攪局。於是在這三方博弈爭執之下,三軍主將的位子才會落到他黃祖頭上,讓他撿了便宜。
既然坐上主將的位子,他黃祖就是說一不二的統帥,決不會甘心做個傀儡,畢竟他是最早跟隨劉表平定荊州的元老級將領,百戰沙場的軍中宿將。是以他在內心深處對龐統懷有幾分敵意,連日來刻意打壓龐統的威信,從而抬高自己的威望。樹立自己三軍主將的崇高地位。
然而讓黃祖感到詫異的是,面對他的蓄意打壓,龐統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予以反擊。反倒是逆來順受,處處維護他三軍主帥的地位。這讓黃祖有種一拳打在空氣裡的失落感,暗自慚愧。感覺自己過於心胸狹隘,無容人之量。頗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自卑感。於是黃祖迅速轉變心態,刻意緩和自己與龐統之間的關係。聯手壓制副帥張允,蓄意抬高江東將領在大軍之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促使此次北伐初期旗開得勝,一舉攻取大半個南陽郡。
就在黃祖漸漸沉浸於三軍主帥的無上權威之時,增援宛城的西晉大軍來了,面對十幾萬西涼鐵騎奔襲而來,全軍上下惶惶不安,各營將領手足無措,這時龐統卻站了出來,談笑風生之間便化解了諸將發自心底的畏懼,緩解了帥帳裡緊張壓抑的氣氛,起到了穩住局勢、鼓舞軍心和鬥志的巨大作用。
這一刻,黃祖切身感受到自己和龐統之間的巨大差距。聽到西晉大軍即將到達宛城的一瞬間,他自己同樣是驚慌失措、亂了陣腳,可龐統卻巋然不懼,輕而易舉化解了眼前的危機。什麼是差距,這就是差距。
真正意識到自己和龐統之間差距懸殊之後,黃祖心中十分苦澀,卻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自覺擺正位置,配合龐統完成此次北伐的預期目標。說白了,從這一刻起,黃祖自願成為傀儡,名義上是三軍主帥,實則他是配合龐統指揮大軍作戰,一切行動都要聽從龐統的調遣。
自始至終,龐統都沒有和他爭奪主帥的權力,卻讓黃祖自己意識到才能不夠,從而有了甘做傀儡的覺悟。沒有人逼迫他,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而這種覺悟則是源自於他對劉表的忠誠,對荊州軍負責,以及沙場宿將顧全大局的大局意識。
不爭也是爭。龐統以自己寬廣的胸襟和過人的才能,無聲無息中折服了黃祖,從而順其自然的執掌大軍。這是智慧的完美詮釋,亦是智者以理服人、以德服眾的典範。
一念至此,黃祖當機立斷,站在上階上朗聲說道:“眼下宛城久攻不下,西晉援軍轉眼就到,軍情如火,形勢嚴峻,懇請軍師發號施令,全軍將士自本將以下全憑軍師調遣。膽敢抗令不遵者,以軍法論處,嚴懲不貸!”說完話後,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