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部分(3 / 4)

小說:驍騎 作者:溜溜

末將徹底放棄了報仇之心,第一次認識到亂世爭鬥並非私人恩怨,亦不是逞匹夫之勇便可為所欲為的,真正決定勝負的是自身勢力和實力。”

說話間,呂布的話音再次停頓下來,顧自端起茶盅輕呷一口茶,眺望著東門外的連綿群山,在那群山之後的東南方便是徐州上空。

遠眺東南天空,呂布語氣遲緩的輕聲道:“實際上,主公南征剿滅袁術之後,末將便知主公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徐州。而末將率部跟隨主公平定淮南時也曾想過,徐州雖是富庶州郡,卻終究是偏居一隅,以一州之力與主公帳下大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斷無取勝之理。為此,玲綺曾勸我率部歸附主公麾下,以免再起兵戈,生靈塗炭;而我也知道,與其負隅頑抗,不如主動請降。但是”

說到這兒,呂布話音一頓,臉色頗為複雜,似是思緒繁多,百感交集。

這一刻,李利和周瑜、諸葛亮三人顧自飲茶,悄然之中彼此相顧一眼,不動聲色地端坐城樓觀山景,任由朔風拂面,鳥鳴聲縈繞耳畔,始終不插一言。

儘管李利事先並未明言,但周瑜和諸葛亮二人何等聰明,想都不用想,便知李利將呂布請到武關品茶的真正意圖。事實上,在他們二人看來,呂布此生能夠遇到李利,既是他的不幸亦是萬幸;否則,今時今日還有哪路諸侯敢於收留他,誰能容得下他?

姑且不說其他諸侯,就連西涼軍內部對此都頗有微詞,議論紛紛。絕大多數文臣武將都主張斬殺呂布,以絕後患,認為像呂布這樣品行卑劣之徒,縱有勇冠天下的勇武亦不可留,更不能再度啟用。這其中就包括此刻坐在呂布身邊的周瑜和諸葛亮,尤其是諸葛亮。在是否留下呂布的問題上,諸葛亮的態度極其明確,斷不可留,更不可用,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殺無赦!

相比諸葛亮如旭日東昇一般的光明前景,周瑜眼下的處境亦不樂觀。他在鄴城慘敗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帳下九萬步騎傷亡巨大,漳河決堤之後最終只有一萬餘名戰騎得以倖免,餘下將近八萬將士盡沒於一役。正是由於鄴城之戰的重大過失,才使得他被罷免了安南將軍之職,並於不久前的軍隊調整中失去了坐鎮一方的資格。好在他還很年輕,加之天下未晉,他還有很多機會,早晚有一天可以重新執掌大軍,坐鎮一方。

因此,在是否留用呂布的問題上,周瑜並不反對大多數人的意見,但他真正在意的,並且堅定支援的還是主公李利的決定。

是以呂布之所以還能安安穩穩地坐在這裡,還能活到現在,全是因為李利乾坤獨斷之功,說是一意孤行亦不為過。然而,正是由於絕大多數文臣武將的一致反對,無形中促使李利在處理呂布的事情上必須慎之又慎,在是否留用呂布,怎麼用、如何安置等問題上都要考慮周詳,決計不容有失。

否則,一旦呂布降而復叛,不僅會造成西涼軍的軍力損失,還會直接影響李利的威信和統治力。屆時,他的乾坤獨斷便將淪為剛愎自用,非但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而是不聽勸諫,平庸昏聵。如此以來,雖不至於動搖他的統治地位,卻仍將影響他在治下文武和數十萬將士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成為英明一世糊塗一時的無法抹去的汙點。

對於李利而言,戰場失利不會成為他的汙點。畢竟,自古征戰之中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最終能夠取勝,那麼之前的失敗便不值一提,不僅無損於他的威望,反倒襯托出他的偉大。但是,上位者馭人。如果他在選人用人方面出現重大失誤,其影響無疑是極其惡劣的,勢必影響一大批追隨者的忠心,甚至還有人挖空心思效仿前者,從而動搖整個統治根基。所謂的**便由此而來。

短暫的沉默過後,呂布的聲音再次響起:“對於獨霸一方的諸侯來說,誰也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一切,權利、地位、富貴和為所欲為的酒色享受,這些都讓諸侯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我呂布自然也不例外。是以我最終沒有聽從玲綺的勸告,更不會聽從陳宮的建議,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勢,不會主動請降。但現在,一切都已過去,煙消雲散。對於我這樣已經死過一次的人來說,功名利祿已無足輕重,一無所戀,唯一讓我放心不下的便是妻兒家眷,他們將成為我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此話一出,周瑜和諸葛亮頓時為之動容,輕輕點頭,遂將目光轉移至李利身上。

但見李利臉上浮現出和煦的笑容,朗聲道:“奉先有所不知。當日,就在這武關城下,我便有意逼降於你,奈何手中兵馬有限,整個武關之上僅有不到一萬人馬,其中六千兵馬安排在兩側山頂上虛張聲勢。而奉先當時則有八千戰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