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部分(1 / 4)

小說:驍騎 作者:溜溜

,皇室子女和功勳子女的教育問題,朕自有安排;一旦有暇,朕會親自前來授課,因此授學之事就不勞煩諸公了。餘下收藏典籍和編寫史冊便全權委託於諸公,還望諸位不辭辛勞,編寫我晉國史冊,本著實事求是、寧缺毋濫的宗旨,務必給後人留下一部詳實的史冊典籍。不知諸公對此可有異議?”

“此乃臣等份內之事,義不容辭,請陛下放心。”孔融應聲答道。他是負責撰寫史冊的太史監,也是太學院主管政法授學的副院長,崇文館就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因此他理應代表學院向李利鄭重表態。

“如此甚好。”李利頷首笑道,隨即放下茶盅,起身說道:“既如此,朕就不打擾諸公了”

“陛下且慢!”眼看李利要走,孔融立刻就急了,再也顧不上忌諱,急忙打斷李利的話,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李利面前,急聲道:“微臣尚有一事相求,不知陛下能否應允?”

李利聞聲止步,笑道:“文舉公無須客氣,但講無妨,只要不違禮制,合乎情理,朕自當應允。”

孔融聞言後面露喜色,不假思索道:“我朝新立,陛下大封群臣,滿朝文武皆有封賞,為何我太學院出仕的武將均有封賞,而文官卻無一受封?此舉令微臣頗為費解,不知其中原由,還請陛下明示。”

此話一出,蔡邕、華佗和張機三人神色大變,紛紛對孔融搖頭示意,暗示他這番話說得有些出格了,甚為不妥。奈何話已出口,再想反悔也為時已晚,於是他們三人第一時間將目光投向李利,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李利的神色,一旦發現不對,就立刻出面替孔融求情。

與此同時,坐在堂下一味傾聽卻不發表意見的李玄和郭嘉二人,同樣是聞聲色變。孔融嘴上雖說是有事相求,實際上卻是質問李利,為何對太學院出仕的學生區別對待,這是公然為自己的學生鳴不平啊。說得好聽些,孔融這是想替學生們出頭討個說法;說得直白一點,他就是袒護自己的學生,公然出面給學生們討要官職。這樣以來,問題就嚴重了。孔融既是學院的老師和領導,還是李利麾下之臣,如此公然出面為自己的學生爭名奪利,這豈是為師之道,豈是為臣之道?

最重要的是,眼下堂中的四位院長並不瞭解內情,根本不知道此次大封群臣之中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隱情,其中就包括李利對晉國未來發展方向的全面佈局,只是眼下時機未到,有些事不宜公之於眾,做得極其隱晦,說是半遮半掩亦不為過。可是他們不瞭解情況,並不代表李玄和郭嘉也不知情。恰恰相反,李玄、郭嘉以及其他六位軍機大臣都是此事的參與者,如果說李利是始作俑者的話,那麼他們八位軍機大臣就是同謀,也是負責具體實施的執行者。

“文舉公此言差矣。”果不其然,孔融的話音未落,李玄就立刻起身走到孔融面前,神色肅然道:“此次大封群臣乃是論功行賞,任何封賞均是有據可查,並非刻意偏袒,厚此薄彼。太學院的學生出仕之後大多下放到各郡縣為屬吏,治理地方郡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短則兩三年、長則三年五載都不會出政績,因此他們沒有得到封賞亦在預料之中,並沒有不妥之處。

相比之下,在軍中出仕的學生隨軍征戰,衝鋒陷陣、浴血沙場,只要他們英勇作戰,不懼生死,就能有所建樹、積攢軍功,由此獲得封賞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也不存在厚此薄彼之說。是以文舉公此話有失偏頗,聽信學生們的一己之言,偏信偏聽,不瞭解內情便貿然為學生鳴不平,實為不智。”

李玄貴為相國,又兼領吏部尚書,管的就是官帽子。因此孔融剛才那番話就等於公然對他發難,他自然不能置身事外,遂毫不客氣的予以反駁,言辭犀利,根本不顧及孔融的大儒身份和位比三公的崇高地位,直接指責孔融為學生出面討要官職,難脫袒護包庇之嫌,有*份。

第224章 洛神出世

伴隨“嗵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寂靜的養心殿隨之動起來,十餘名宮女來往穿梭於宮殿之中,趕在陛下踏進宮門之前做好一切。

片刻工夫,宮殿裡再度恢復平靜,一名身姿靚麗的內侍女官揮手屏退宮女,獨自跪坐在御案旁邊煮茶,靜候出宮巡視的陛下歸來。

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偌大的宮殿裡煮茶,沸騰的茶水“咕嘟咕嘟”作響,隨著熱氣緩緩升騰、飄散,宮殿裡充斥著清香的氣息,聞之令人心曠神怡,見之令人心情愉悅,將煩惱和憂愁全都拋卻。她是專管養心殿的女官,只要李利在宮裡,她就在養心殿裡侍弄煮茶,隨時恭候李利的到來。這是近幾年裡一成不變的規律,她的存在似乎只為等候李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