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吳懿又補充道:“以大將軍麾下大軍的進軍速度來看,最遲今日傍晚,大將軍麾下十餘萬大軍便可兵臨城下。”
李利聞言後似乎並不感到意外,神色自若地微微頷首,面帶笑意地道:“預料之中的事。只是比計劃晚了兩天,想來沿途之上並不順利,遇到一些麻煩。好在他們總算是不辱使命,及時趕到了,瑕不掩瑜,可堪嘉獎。”
吳懿聞聲愣神,下意識地翻起白眼,看著李利俊朗自信的笑容一陣無語,內心深處翻起驚濤駭浪,驚駭之情無以復加。
這話說得未免太輕鬆、太隨意了,就像閒談一樣漫不經心,這讓吳懿真正見識到什麼是王者的霸氣和威風。真不愧是叱吒風雲的天下霸主。無怪乎能夠雄踞西涼多年,這神態、這氣度,端是舉世無雙的王者之姿。僅憑李利這份超然物外、氣吞山河的胸襟和氣度。便不是益州牧劉璋能夠比擬的,簡直是天壤之別,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說起來,吳懿之前只見過李利一次,那便是爭奪漢中時的陽平關之戰。
那一戰,令益州諸將和數萬益州將士真正見識了西涼鐵騎的厲害,以及李利算無遺算的無雙謀略。以至於戰後得以生還的趙韙、吳懿、張任等三萬餘將士,對漢中之戰的真實戰況諱莫如深。絕口不提漢中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更堅決否認戰敗被俘的事實。
為此,所有幸存下來的益州將士自上到下統一口徑,一致宣稱漢中張魯暗中勾結李利。設計陷害前去增援的益州大軍,以致大軍遭遇西涼軍伏擊,葭萌關失守,漢中全境落入李利手裡。直到今天,漢中之戰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州牧劉璋依然被矇在鼓裡,兀自不知當初趙韙率領大軍增援張魯的漢中之戰,遭遇了空前慘敗;全軍將士自趙韙以下悉數被俘,其中就有時下被劉璋委以重任的張任、雷銅和此刻坐在李利面前的吳懿等手握實權的益州上將。還包括叛軍首領趙韙在內。
簡而言之,所有參與漢中之戰的益州將士全軍覆沒,悉數淪為西涼軍的俘虜。而領兵將領則全部淪為李利的階下之囚。
被俘之後,趙韙、吳懿、張任、雷銅等主要將領全部單獨關押,好吃好喝好招待,並都與李利單獨見過面。然而單獨會面之時,李利對他們這些將領說過什麼,他們又對李利有過什麼承諾。除了當事人之外,旁人卻是無從得知。事後。吳懿、趙韙等將領皆是三緘其口,對此事隻字不提,彼此間不作任何交流,權當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隨即,趙韙和吳懿等人聚在一起群策群議,統一口徑應付劉璋的詢問,共同撰寫戰報。
不僅如此,為了避免人多嘴雜走漏風聲,大軍退回蜀道之後,趙韙便與眾將商議決定,所有參與漢中之戰的將士一律不得回成都,全部就地打散安置;一部分兵馬留在蜀道之中繼續駐守關隘,餘下將士全部派往巴郡,駐守邊關要塞。隨後的半個月裡,參戰軍士全部被髮配到邊關守城,而回到成都的將領們則是眾口一詞,打死不承認被西涼軍俘虜的事實。就這樣,漢中之戰的真相被徹底掩蓋起來。
所幸,西涼軍攻佔漢中之後並未繼續進攻,而且沒有大肆宣揚俘獲益州大軍之事。久而久之,當年參與漢中之戰的益州將領全都順順當當地渡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時期,漸漸將此事拋到腦後,將真相摁在水底,使其永遠也無法浮出水面。
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人都已遺忘了當年的漢中之戰,尤其是參戰將領更是不願意提起當年之事。
不承想,隨著趙韙發動叛亂,漢中之戰再次被揪出來,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一件接一件地傳入益州轄下各郡,各種各樣的傳聞湧入成都城中,傳到州牧劉璋耳朵裡。所幸這些傳聞全都是從趙韙軍中傳出來的,儘管劉璋生性多疑善忌,卻看得清形勢,即便知道這些傳聞都是真的,也只能佯作不知,置若罔聞。畢竟,趙韙叛軍來勢洶洶,益州局勢危急,正值用人之際,他斷不能自毀城牆,還需要這些將領抵禦趙韙叛軍。是以這些傳聞都被劉璋暗中授意壓下去了,聽之任之,不予理會。
即便如此,這些傳聞的消極影響也不可忽視,依然影響著益州局勢。趙韙叛軍之所以能夠勢如破竹,迅速發展壯大,與這些傳聞不無關係。
當初參與漢中之戰的中低階將領,經過這麼多年的資歷積累和歷練,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遷,或屯長或軍侯或守將,手裡多多少少都有些權力或兵馬。是以傳出被俘醜聞之後,他們對趙韙叛軍採取消極抵抗的態度,無形中助長了叛軍的囂張氣焰,從而釀成了叛軍圍攻成都的大規模戰役。
現如今,好不容易打敗了趙韙叛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