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於暗處的計劃則是,為了確保河東戰事不出差錯,李利密令鷹眼統領閻行帶上眭固潛入安邑城,而後策反楊醜誅殺張揚,致使安邑城內亂。
如此兩手並舉,攻破安邑城便易如反掌,甚至極有可能將安邑城內外的盟軍一舉殲滅。
而閻行和眭固暗中策反楊醜之事,周瑜卻是無從知曉。若是他事先知道李利已將一切安排妥當,必然不會再與孫策密議,因為這是多此一舉;非但無助於孫策兼併城內兵馬、壯大實力,反倒會將孫策帳下人馬也拉入混戰之中,以致於最終得不償失。
正是因為事先毫不知情,致使本來可以一鼓而下的安邑城,從清晨五更一直激戰到午後,城外兩處軍營廝殺劇烈,城內更是混戰不休。
當夜五更時分。原本早已潛伏在北門附近孫策軍,只待約定時間一到便立即奪取城門,迎接城外的周瑜大軍進城。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孫策軍正要行動時,正巧與前來開城請降的楊醜所部不期而遇,於是一場廝殺瞬間展開。當時,孫策軍一共出動五千餘人,領兵將軍是韓當;而楊醜所部兵馬則多達兩萬人,並且是楊醜親自領軍前來。此外,一千多名北門守軍同樣也是張揚的部曲。在張揚沒有露面的情況下,這些將士自然是聽從楊醜的號令。
於是,兩股抱著同一目的而來的大軍在北門城內展開激戰。乍一開戰。韓當率領的五千餘江東兵就被楊醜帳下兩萬兵馬打得節節敗退,不過韓當沒有輕易放棄,後退的方向恰恰是北城門。其實,他就是想借助帳下五千兵馬拖住楊醜大軍。而他本人則是以退為進。伺機靠近北門,而後開啟城門迎周瑜大軍進城。在他看來,只要城門一開,周瑜大軍從城外攻進來,而他則率領數千兵馬趁勢反攻,如此內外夾擊之下,必能將楊醜所部一舉圍殲。
然而,就在韓當帶著百餘名親兵退向城門之際。城門守軍突然亂箭齊發。一輪亂箭下來,就將韓當身邊的一百多名親兵射殺殆盡。就連他自己都尚兩箭,令他驚駭不已,倉皇逃回大軍之中,再不敢靠近城門半步。所幸他命不該絕,雖然尚兩箭,卻都沒有射中要害;僅是受傷流血,自身戰鬥力急劇下降而已,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只是這樣一來,韓當帳下五千江東兵的處境十分不妙,被兩萬楊醜大軍圍困截殺,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端是兇險無比,隨時都有覆滅之危。
與此同時,孫策本人則帶領五千餘兵馬包圍郡守府。原本他的預定計劃是生擒張揚,而後挾持張揚為質,迫使張揚帳下兵馬投鼠忌器,從而投效於他。待解決張揚所部之後,他便率領大軍衝進南院收剿蔣奇所部,一舉將其繳械收降,如此便大功告成。最後,他收編這些兵廬後,再去糧倉搬運糧草輜重,能拿多少拿多少;等到周瑜大軍進城時,他便率部從東門出城,而後乘船南下司隸,經南陽前往江津渡,而後返回江東。
計劃得很周詳,就連撤離安邑城後的南下路徑都想好了。可孫策做夢也沒想到,當他率領大軍衝進郡守府前院正堂時,偌大的府邸內竟然空無一人,害得他以為中了埋伏,小心翼翼地挨個房間搜查,隨後在前院內堂中發現了張揚的無頭屍身。而孫策之所以能夠認出無頭屍身正是張揚的屍體,是因為三更以前他一直跟張揚在一起,是以看到無頭屍體的一瞬間,他就認出這具倒在血泊裡的無頭屍身就是張揚。
緊接著,經兵士搜查發現,後院內的張揚家眷也慘遭屠戮,男女老少數十口盡數被誅。
張揚全家竟然被人滅門了!
這一發現,令孫策震驚不已,頓感形勢不妙,當即便欲領軍撤離郡守府。不承想,還沒走出正堂,就被聞風趕來的蔣奇領兵堵住大門,而蔣奇則率領親兵直接殺進前院,當即便看到院中擺成一排的數十具屍體,男女老少都有,其中最顯眼的便是張揚的無頭屍身。
一瞬間,蔣奇全都明白了,張揚一家老幼竟然全被孫策滅門了,而張揚的首級也被孫策割下。目之所及,慘不忍睹啊!
頓時,蔣奇幾乎不用多想便知孫策已經叛離盟軍,否則張揚一家怎麼可能慘遭毒手。隨即,不由分說,勃然大怒的蔣奇便率領六千餘冀州軍從正門攻進大院,而百口莫辯的孫策只得率領五千部曲從院內向外衝殺,試圖奪門而逃。於是,雙方上萬人馬擁堵在狹窄的郡守府前院,上演著一場慘烈的近身搏殺。
隨著城門和郡守府相繼爆發戰事,整個安邑城內的駐軍聞訊後相繼趕來,既而投入廝殺之中。只是這隨後趕來的兵士幾乎全是張揚和蔣奇二人的兵馬,而且大家目標一致,圍殺孫策及其麾下的江東兵。就這樣,兩處戰場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