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餘人的部曲焚燬帥帳和後營中的所有糧草輜重,而後再逃離大營。卻不料袁紹前腳剛走,僥倖逃得性命的荀諶和郭圖二人便從西門進入大營,恰好與袁紹失之交臂。隨即,他們二人為求自保,及時制止了兵士焚燬大營的舉動,從而將整座大營完好無缺地保留下來。與此同時,他二人藉著阻止兵士焚燒大營之際,趁勢收攏大營中尚未逃走的上萬兵馬,臨時接管了整座盟軍大營。
事實證明,荀諶和郭圖二人的倉促決定確實是明智之舉,也是保全性命的最大倚仗。如果大營被焚燬殆盡,或者說後營糧草輜重被焚,那麼大營被攻破之際,便是他們二人喪命之時,決計難以倖免。一旦被李利寄予厚望的糧草輜重被焚燬,必定是勃然大怒,盛怒之下必然會處死所有被俘的盟軍將領,而荀諶和郭圖二人則是首當其衝,必死無疑。
然而,荀諶和郭圖臨時起意之舉無形中救了他們自己一命。待李利看到整座大營完好無損時,喜笑顏開。大為高興,於是本來都已決定斬殺郭圖,卻因郭圖主動開城請降和及時阻止兵士焚燬大營有功而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事後。郭圖交由郭嘉全權處理。其間細節不得而知,只知道大營陷落後不到半個時辰。郭圖便帶著幾十名親信甲士從東門匆匆離去,迅速消失在西涼軍的視線之中。也就是說,郭嘉私自決定放過族兄郭圖,還讓其帶上親信扈從和親兵從容離開。
當郭圖和幾十名親兵策馬離開時。李利就在東門城樓上,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可他卻視若無睹,既沒有出面制止,事後也沒有就此事特意向郭嘉詢問原由,真正是將此事交給郭嘉全權處置,無論結果如何,他都不過問。這份心胸氣度。讓跟隨他左右的李摯和賈詡二人暗自咂舌,欽佩不已。
昨日正午,西涼軍便徹底接管了整座大營,並對大營裡的所有錢財、糧草輜重和戰俘進行統計造冊。此事由法正全權負責。直到當夜四更天,方才全部登記造冊完畢,隨即呈報給李利。
隨著一摞摞竹簡堆上李利的帥案,一目十行地草草翻閱一遍,李利如釋重負地開懷大笑。一切正如他事先預料的一般無二,四十餘萬盟軍每月所需的糧草輜重用度,足足是西涼軍每月開支的三倍有餘。是以,當袁紹倉皇棄營而逃時,大營裡還儲存著一個半月的糧草,以及足夠組建十萬步軍的軍械輜重。除此之外,後營中還儲備著大量火油、投石車、衝城車和馬具,還有四千多匹戰馬。而這些繳獲相當於函谷關大軍整整三個月的開支用度,軍械輜重相當於西涼軍此次司隸之戰的損耗總和。有了如此巨大的繳獲,西涼軍稍加休整後,便可繼續征戰三個月。
按理說盟軍兵馬不過是兩倍於西涼軍,但盟軍每月的開支用度卻是三倍於西涼軍,甚至猶有過之;差距之大,實在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差距如此懸殊,乍一看確實令人費解,但真正瞭解盟軍的糧草輜重發放情況後,便不會再感到意外了。
盟軍之所以開支如此之大,原因有三。
其一,盟軍諸侯們和將領們生活奢靡,每月所需錢糧數目十分巨大。僅是西涼軍在大營中俘獲的美妾、舞姬、侍婢等女眷便多達四千餘人,平均到盟軍所有諸侯和將領頭上,每個將領的營帳中至少有八至九名女眷,而各路諸侯的帥帳中少則十餘人,多則近百人。而這還只是諸侯們奢侈生活的冰山一角,除了侍婢女眷之外,每個諸侯還有專門的膳食隊伍和扈從雜役,像負責袁紹的膳食和隨身服侍之人便多達四百餘人,而其他各路諸侯的扈從雜役也不少於一兩百人。正所謂上行下效,諸侯們尚且如此,那他們麾下的將領也不是省油的燈,每個將領的營帳後面都有幾十名扈從和雜役。如此以來,大營裡扈從和雜役加起來就有兩萬人之多。
究其原因,還是那句話,東漢不比其他朝代,出征將領一般都會帶上幾名侍婢、扈從和雜役,以便不時之需。在此之前,領兵將領通常不會太過鋪張,以免擾亂軍心,影響士氣,因此都會有所節制,儘量做得隱蔽一些,避免太過扎眼。
早在西漢武帝時期,軍紀嚴明,出征將領的作風也十分嚴謹,軍中很少出現女眷,偶爾有女眷滯留,也必須得到皇帝的恩准方可。東漢復辟之初,亦是如此,治軍嚴謹。只可惜隨著近百年來的朝堂動盪,軍隊也隨之鬆懈,頗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趨勢,使得戍邊大軍的軍紀鬆弛,軍心渙散,綱紀崩壞,律法淪喪。
而今漢室衰微,皇權旁落,天下紛亂,群雄並起,致使領兵將領膽大妄為,愈發不守規矩了。由此一來,出征打仗時,統兵將領帶上美妾、舞姬和扈從之事便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