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參軍,張遼擔任大軍先鋒官,許褚護衛中軍,陳到押運糧草,而一直沒有建功機會的胡車兒、曹性、何儀等將領隨軍聽用。與之相對應的是,先鋒典韋只是掛名而已,只要將於夫羅大軍趕出北地郡,典韋所部虎賁營就將原地駐守,真正出擊於夫羅大軍的主力便是張遼率領的一萬金猊衛鐵騎和以周瑜為首的三萬餘郡府兵。
如此以來,李利這個大軍主帥其實就是個幌子,充其量就是起到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除此之外,他不會過多參與決策和戰鬥,留下足夠的空間和職權,任由周瑜、魯肅和張遼等人發揮才能。讓他們得到更多鍛鍊機會,積累經驗,從而快速成長起來,爭取早日獨當一面,成為名符其實的能征慣戰的大將和統帥。
畢竟李利自身精力有限,不可能每逢戰事都親自領軍征戰,果真如此的話,他早晚都會活活累死,亦或是英年早逝。就像後世史冊記載的諸葛孔明一樣,但凡超過二十之數的賞罰都要親自過問,事必躬親,殫精竭慮,最終年方五十二歲便累得吐血而亡。
第574章 典虎賁勇冠三軍
當李利一行進入池陽城的時候,典韋率領虎賁營正與於夫羅大軍在北門外列陣對峙。
這是於夫羅大軍進犯北地郡一個月以來,典韋首次率軍出城迎戰。
北門城頭此時插著兩杆大旗,一面是主帥李利的帥旗,另一面就是主將典韋的將旗。除此再無其它旗幟,張遼、周瑜等人的將旗都沒有打出來,城頭守軍依舊是原來駐守北地郡的郡府兵。
此刻,北地郡太守李暹率領三千郡府兵出城,為典韋及其帳下虎賁營戰騎掠陣。
得知戰事一觸即發的李利,進城後沒有前去郡守府,而是與出城迎接的張遼一起前往北門城樓。
“末將等拜見主公!”剛剛踏上城樓,便見周瑜、魯肅和許褚等中軍將領大步迎上來,躬身行禮。
“公瑾、子敬、仲康不必多禮,快快起身。”李利一步走到周瑜身前,俯身扶他起身,隨之微笑抬手,示意許褚身後的眾將起身。
隨即周瑜將李利迎上城樓,卻不在城頭停留,直接進入城樓涼亭就坐。
“公瑾此舉似有深意?”坐在涼亭主位上,李利抬眼看看城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的於夫羅大軍,笑聲說道:“眼下典韋正在城下與於夫羅列陣對峙,以區區兩萬戰騎正面應戰十幾萬蠻軍,即將展開惡戰。而公瑾率領的五萬援軍卻不見蹤跡,不打旗號,也不再城頭現身。看來公瑾已有定計,如此我就能高枕無憂了。呵呵呵!”
“哦?”周瑜、魯肅和張遼等人聞言驚愕,微微失神地看著李利,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片刻失神後,周瑜微微一笑,搖頭說道:“當真什麼事情都瞞不住主公這雙眼睛。主公慧眼如炬。一眼看破乾坤哪!”
讚歎之餘,周瑜平復心神後,接聲說道:“主公所言不錯。末將率領五萬援軍昨天傍晚悄悄進城。夤夜制定策略,命令胡車兒率領一萬金猊衛、曹性、何儀兩位將軍率領三萬郡府兵和五千弓弩營。半夜從北門出城潛伏。待典韋將軍所部虎賁營與於夫羅大軍正面衝殺時,金猊衛和郡府兵從蠻軍後方兩翼殺出,一舉擊潰蠻軍。而後,末將再率領城中一萬餘郡兵趁勢掩殺,文遠和仲康兩位將軍帶領五千金猊衛會合城外金猊衛、虎賁營,大舉追殺,爭取一鼓作氣攻破蠻軍大營。三日內將蠻軍趕出北地郡。隨後,我軍稍作休整,便可進兵塞外,在蠻夷草原上與其大戰。
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微笑頷首道:“公瑾用兵得當。並無不妥之處。不過我軍連日行軍,進城後片刻不歇便出城埋伏,如此將士們身體頗為疲乏,對戰鬥力有所影響。公瑾事先可曾考慮過此戰我軍有幾成勝算?”
“六成勝算!”周瑜毫不猶豫地接聲說道:“此計成敗與否的關鍵就在於,蠻軍不知道我軍十日內趕到池陽城。由此就給我們留下可趁之機。援軍進城後立即出城,隨之全部潛伏下來,待戰事一起,再出其不意地從敵軍後方殺出。如此以來,最壞的結果是蠻軍死戰不退。與我軍正面廝殺,最終我軍傷亡必然不少;另一種結果便是,蠻軍良莠不齊,劇變之下驚慌失措,倉惶撤軍逃命。”
語氣稍頓後,周瑜繼續說道:“至於我軍將士疲乏之事,末將也有所考慮。出城將士臨行前已帶足食物和水,待找到合適地點潛伏下來後,即可原地休息。典韋將軍之所以拖到現在才出城迎敵,其目的便是留給潛伏將士足夠的休息時間,此時距離預定進攻時間還有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