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李利身上。因為他始終覺得叔父李傕把他和李暹從小帶大,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於情於理這份感情都不容忽視,而他也不可能對李傕下手,否則他何以立足於天下。
正是這種極其糾結的複雜感情,促使李利很多時候都有種束手束腳之感,處理長安之事總是需要照顧李傕的感受。還要顧及方方面面的影響。這讓他一度十分煩惱壓抑,隨之除了錢糧府庫之外,他索性將長安全權交給叔父李傕,撒手不管了。
這也是李利一直沒有住進長安城的原因所在。不是他不想常住長安,而是為了確保西涼全境能夠安定祥和。不至於手足相殘,再度內亂,故此他只能讓步。他領兵在外,主掌征伐恢復雍涼二州的民生,而他叔父李傕坐守長安,執掌朝堂。惟有如此,叔侄二人才能儘量避免衝突,維持這份彌足珍貴的血脈親情。
然而,近一年多以來,李傕曾經數次干涉郡府兵將領調動,並且與楊定、胡軫等西涼舊將交往甚密,似有捲土重來的跡象。而這些秘密之事,李利早已接到密報,心知肚明,可他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不置可否,靜觀其變。
此刻李利萬萬沒想到的是,魯肅一個局外之人竟然能透過表象看出其中隱藏的危機,這倒是大大出乎李利的預料之外,令他倍感驚奇。由此也讓他清晰認識到魯肅當真是極具戰略眼光,看問題很透徹,判斷極其精準。
回顧後世史冊,諸葛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之局,而魯肅魯子敬則是投奔孫權之時便提出鞏固江東三足鼎立的長遠戰略,其目光之長遠與諸葛孔明提出的隆中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後,歷史程序恰恰驗證了他們各自的戰略設想,而他們二人也為各自的理想為之奮鬥一生。只不過魯肅比諸葛孔明年長十幾歲,四十六歲而終,走在孔明前頭,但最終蜀漢卻比東吳更早滅亡。
故此,魯肅或許不如周瑜能征善戰,也不如諸葛孔明算無遺算,但他的戰略眼光卻絲毫不遜於這二人。
此外,魯肅還是一位志慮忠純的實幹家,也是三國亂世之中為數不多的被世人公認的謙謙君子。也有人稱他是“老好人”或是“實誠人”,常常被諸葛孔明戲弄於鼓掌之間,然而他卻為東吳贏得三十年的穩定局面,奠定了東吳水師無敵於天下的基石。
正因如此,李利提出要和魯肅結為兄弟絕對不是心血來潮的一時衝動,而是早在他決定南下游歷之前就有招攬魯肅之念。也正是因為他知道魯肅是個什麼樣的人,加之此次又被魯肅所救,由此促使他想和魯肅成為兄弟。
亂世之中人心叵測,也只有魯肅這樣實實在在的謙謙君子才能讓李利毫無顧慮地信任,並與之真心相待,希望能在亂世當中結識一個肝膽相照的兄弟和朋友。否則,隨著他的地位越來越高,地盤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孤家寡人,連一個坦誠相待的朋友都沒有。
“讓子敬久等了。”理順思緒後,李利臉上再次浮現出和煦的笑容,顯然剛才魯肅提出的兩個問題。他心中已有計較。
“文昌兄不必客氣,快請用膳。”魯肅欣然笑道。
李利微笑頷首,隨之起身拉著魯肅在案几旁坐下:“子敬一起坐下,我們邊吃邊說。”
“這、、、也好!”魯肅稍作遲疑後,欣然應聲,隨即和李利相對而坐,而李利則是當真不客氣,坐下後立即動手大塊朵頤起來。
半晌後,大半食物都被李利消滅殆盡,而魯肅則是淺嘗則已。邊吃邊給李利斟酒。
吃飽喝足後。李利方覺身上的甲冑太緊了。十分不便。當即他對魯肅說道:“子敬快去取件長袍暫借於我,待回到西涼之後讓你嫂子好好做幾件衣服還給你。如何?”
“呃!”魯肅聞聲呆愣,視線中卻見李利已經開始卸甲,儼然沒把他當外人。毫不避忌。
眼見於此,魯肅當即起身,爽朗笑道:“哈哈哈!好,文昌兄稍等,我立刻去取長袍!”話音未落,他已經走出艙門,李利看著他俯身出門的背影會心一笑。
剛走出艙門的魯肅,抬頭就看到魯成對祖母低聲說著什麼,顯然是向祖母稟報李利的身份來歷。
“肅兒。快過來。”果然,當魯老夫人看到魯肅出來後,立即招手喚他前來。
魯肅快步上前,隨口對魯成說道:“成叔,將我的長袍取一套過來。最好是新做的沒有穿過的錦袍。”
魯成欣然點頭退去,這時魯老夫人笑盈盈說道:“剛才魯成把你和李將軍的對話都說與我聽了。魯成說李將軍要和你結為異姓兄弟,真有此事?”
“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