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職位,如果他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謀略和見識,不僅他自己難堪,就連李利也會因此而被人視為識人不明,威信受損。
得到李利首肯後。郭嘉稍稍整理思路,不急不躁地說道:“袁紹很擔心甄家全力支援主公,從而讓我軍擁有打一場大仗的糧草供應,可以大舉出兵中原。事實上,他這種擔憂完全是杞人憂天。庸人之擾,根本不切實際。
誠然,甄家財團自然會大力支援主公,就像數日前夫人慷慨解囊資助武威營一樣。然而,甄家畢竟是擁有兩千多人的大家族,縱有億萬家財也不可能全部拿出來支援主公打仗;除非我西涼軍到了山窮水盡之日,否則此事不可能出現。即便甄家族人願意,主公也不會同意這麼做,因為這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絕非長久萬全之策。”
說到這裡,郭嘉轉身對甄氏拱手一禮:“夫人別誤會,屬下只是就事論事,沒有絲毫輕視之意。言語不當之處,還望夫人見諒。”
“奉孝言重了。妾身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奉孝不必顧慮,直言無妨。”甄氏神色如常地輕聲說道。
“夫人高義,令屬下欽佩。”郭嘉對甄氏躬身一禮,轉身面對李利和眾多將領,繼續說道:“袁紹不是不知道其中道理,而是他對主公太過忌憚,下意識中將主公看做平生第一大敵。因此他才會認為主公得到甄家財團支援後,就會極大緩解糧草壓力,有能力出兵中原,與他袁紹爭奪中原各州。
以屬下對袁紹的瞭解,他素來不打沒有把握之仗,也不打不佔優勢之仗,更不會明知不敵還會硬著頭皮交戰。縱觀袁紹過往所有戰事,幾乎每次都是以多欺少,佔據絕對優勢兵力;即便如此,他也是勝敗各半。
正因如此,他佔據冀州三年多以來,屢屢與公孫瓚交戰,卻始終不能戰而勝之;先後與黑山賊鏖戰,卻還不能一戰竟全功,虎頭蛇尾。故而,三年來他近乎沒有擴大多少地盤,實力仍然侷限於冀州境內,毫無建樹。不過這三年之中他卻無時無刻不在招兵買馬,因此麾下兵馬日益增多,文臣武將也越來越多,實力仍在不斷壯大之中。
此外,中原各鎮諸侯之中其實是有派別聯盟的。自從諸侯聯盟討伐董卓之後,中原諸侯分為兩派,其一是袁紹和曹操同盟,其二是袁術、公孫瓚、陶謙和孫堅四人組成的同盟。三年來,這兩個同盟互相攻伐,各有勝負;公孫瓚攻打袁紹,袁術和陶謙襲擾兗州曹操。
不過袁術、公孫瓚和陶謙聯盟中最具攻擊力的諸侯是長沙孫堅,可惜孫堅兩年前被劉表部下伏殺,英年早逝。去歲,袁術、陶謙、公孫瓚聯盟再次聯手攻擊袁曹聯盟,而袁術更是聯合黑山賊眭固等賊首試圖攻取兗州,卻被曹操相繼擊敗,而公孫瓚攻打袁紹也沒有討到好處。此戰之後,袁術、公孫瓚和陶謙聯盟徹底落於下風,聯盟有瓦解之勢,而袁曹聯盟卻隱隱成為中原霸主。
現在袁紹與主公為敵,從他以往征戰的習慣來看,僅憑他冀州軍的實力很難與主公對抗,所以他一定會聯合中原各鎮諸侯一起進兵司隸。從目前中原形勢來看,徐州陶謙自顧不暇,定然不會出兵;南陽袁術自從偷襲兗州失敗後,實力有所消減,如今已退往揚州,也不會出兵;公孫瓚和袁紹勢成水火,自然不會出兵助他。
如此以來,袁紹極有可能聯合兗州曹操、陳留張邈、黑山賊張燕等勢力,甚至還會邀請荊州劉表出兵相助,共同發兵攻打司隸。”
一口氣將中原局勢分析透徹之後,郭嘉稍緩一口氣,接著說道:“面對這種形勢,主公可密令平南將軍徐榮嚴守黃河南岸,提防兗州曹操、陳留張邈進兵河南郡;安邑大營面臨的攻擊最為猛烈,應當收縮兵力於河東郡內,嚴令河內太守張揚提防袁紹來襲。此外,函谷關是我關中最重要的關隘,無論何時都不能鬆懈,潼關大營也要加強戒備,提防幷州南匈奴南下襲擾。如此以來,無論袁紹聯盟軍何時來襲,從何處攻我城池,我西涼軍都是巋然不懼,應對自如。此乃屬下愚見,請主公定奪!”
郭嘉說完話後,帥帳內好半晌沒有聲音,就連端坐帥位的李利也在低頭沉思,沒有立即對郭嘉所請做出回應。
實際上,李利知道中原各鎮諸侯中存在利益聯盟,比如袁紹和曹操一直交往甚密,組成袁曹聯盟,袁術和公孫瓚暗中結盟,對付袁曹聯盟。讓他沒想到的是,老好人陶謙居然也是袁術聯盟中的一員,並且伺機偷襲過曹操,難怪曹操如今藉著為父報仇的名義大舉出兵攻打徐州,儼然擺出一副不滅陶謙誓不罷休的陣勢。
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
不過有一點李利可以肯定,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