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思片刻,李利正色的說道:“第二個約定,末將志在掃除邊患,捍衛我大漢疆域不受蠻夷侵犯,相國不能因為憐惜愛女,強留末將留守長安。
第三個約定,末將成婚之後,不再接受相國任何敕封和賞賜;功名利祿,末將自會靠戰功獲取。倘若有一曰,董家遭難,末將定當保住董家一絲骨血,以報答相國下嫁愛女之恩!”
“呃?”董卓聽完李利列出的後兩條約定之後,眉頭微皺,驚愕之餘,沉吟不語。
李利身姿挺拔地站在大殿中央,神情平靜,眼神深邃,對身後百官們灼熱的目光不予理會,靜靜等待著董卓的答覆。
靠在相國椅上的董卓,雙眼微眯,宛如猛虎正在打盹兒一般,像是在休息,又像是在沉思,高深莫測。
大殿右側,數十位文官同樣在深思著李利提出的三個約定,很多老臣對李利投以讚許的目光。但不包括司徒王允在內,而是以蔡邕為首的一幫生姓耿直的學者派官員。
在他們看來,李利今天是被逼無奈,不得不答應董卓強行嫁女之舉。但李利又不願助紂為虐,志存高遠,威武不屈,當為西涼軍中少有的忠義將領。
大殿左側,以楊彪等人為首的武將群體,人數很多,超出文官一半有餘。大家看向李利的眼神很複雜,有羨慕,有嫉妒,有欽佩,有不以為然,還有少許人露出譏笑的神情。
或許他們在譏笑李利不自量力,太把他自己當回事兒了,話說得大義凜然,實際卻是道貌岸然,欲蓋彌彰,愛惜羽毛,生怕別人說他攀上董相國的高枝,沒有真本事。太會裝了,說得煞有其事,誰知道他背地裡是不是天天跑到董相國面前奉承拍馬,討要官職呢!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滿朝文武百官,各有各的心思,神態各異,但大多數人對李利今天的表現十分欽佩。畢竟敢在董卓面前如此據理力爭之人,到目前為止,僅有李利一人。僅此一人而已。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很詫異今天董相國究竟是怎麼了?為什麼他對李利如此包容,以至李利都敢咆哮朝堂,與一言九鼎的董相國約法三章,如此肆無忌憚?
就在滿朝大臣各自揣摩之際,李利其實也是思緒紛飛,感嘆不已。
今天朝堂的這一幕,對他來說,太突然了!
這是李利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場景,董卓居然會如此絕決地強行把女兒嫁給他,甚至不惜威脅逼迫他就犯。
而董卓今天所表現出來的憤怒與忍讓,也讓李利看出董卓也是人。他同樣有他所在意的人和事情,比如他十分疼愛的女兒董婉以及女兒的婚姻大事。
這一幕,讓李利看到了董卓兇殘暴戾之外的另一面,知道董卓其實很顧家。不管他在朝堂上,在外人面前如何兇悍殘暴,但他私下裡仍舊是個恪守孝道和疼愛子女的男人。
事實上,李利剛才所說的三個約定,其實最重要的是第一個約定。因為第一條約定將他與董卓以及董家區分開來,互不牽連,表明他不願與董卓為伍,卻有被逼無奈地做了董卓的女婿。
第二條其實是李利標榜自己的約定,在世人面前樹立起他正義高大的形象。
這個時代沒有廣告宣傳,但官職顯赫之人就是活廣告。曹**為什麼能名揚天下,那是因為董卓之名威震天下,恰恰是與董卓有關,所以曹**一舉成名天下知。
今天李利與董卓在朝堂上的對話以及朝堂上發生的一切,一個月之內就能傳遍大江南北,兩個月之內,天下皆知。
如此以來,李利也就名揚天下了。至於名聲是好是壞,那就要看各鎮諸侯派到長安的細作和往來商賈如何傳達了。
據實傳達呢,李利留下的就是好名聲;如果添油加醋、以訛傳訛的話,或許就會全然變味,好壞難以捉摸。
第三條約定,其實是李利對董卓的感激之情和承諾。
不管董卓自身有多少這樣那樣的罪孽,但他對李利確實很不錯,並且還把女兒嫁給了李利。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李利不想給董卓陪葬,但他也不能不報答董卓對他的照顧和嫁女的恩情,所以他承諾一定給董家留住香火,不至於滅族。
事實上,李利即便是不這麼說,董家也不可能全部被誅,至少一些旁系邊緣之人或許也能躲過劫難,但董家嫡系子弟很難保全姓命。
而李利話中的意思就是針對嫡系成員而言的。再不濟,等到董婉生育之後,過繼一個孩子給董家,也算是李利兌現了承諾。不過這是最壞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