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虎賁營一較高下。只不過西涼虎賁營是個龐然大物,足有五萬之眾,兵力是金猊衛的十倍。因此兩軍沒有可比性,懸殊太大,無法相提並論。
如今金猊衛不但補足了灞河一戰的兵馬損失,而且又從西涼降兵之中精心挑選三千餘戰騎加強軍力,全營共有八千五百戰騎。而西涼虎賁營則恰恰相反,原本滿員的五萬鐵騎被武威戰車陣和車弩陣消耗掉一萬多戰騎,隨後又在攻擊武威中軍的戰鬥中損失兩三千兵馬,可謂是連番受挫。
而今三萬六千西涼虎賁營對陣金猊衛,雙方差距仍舊懸殊,將近五比一的兵力對比。但是,有一點極其被人忽視,卻又不得不提,那就是此次已經是虎賁營第三次出戰了。一日之內,三次出擊,前兩次均告失敗,那麼第三次出擊,要麼勢不可擋,要麼便是一敗再敗,兵敗如山倒。
戰場之上,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虎賁營此時就處在這個節點上。如果全軍不能知恥而後勇,戮力拼殺,挽回此前的失敗陰影,那麼這支戰騎很可能一蹶不振,不復昔日的赫赫威名。
“虎賁勇士們,隨本將殺!”
眼見虎賁營進攻受挫,竟然被李利率領的八千戰騎殺得停滯不前,李傕高舉戰刀,揚聲大喝,強行擠開擋在身前的戰騎,策馬衝上陣前,身先士卒,親自領兵衝殺。許多軍中將領看到主帥李傕如此勇猛,頓時倍受鼓舞,紛紛躍馬出列,緊跟李傕奮勇拼殺。如此一來,虎賁營士氣快速回升,再次爆發出強大的戰力,不多時便遏制了被迫後退的局勢,隨之大舉反攻。
李傕的一聲暴喝和親自上陣殺敵,取得立竿見影之效,迅速穩定軍心,鼓舞士氣,威力太大了。虎賁營一掃挫敗之勢,軍心穩固,將士之間配合默契,搏殺兇狠,步步為營。在極短的時間內,虎賁營便穩住陣腳,積極反攻,生生扼制了金猊衛強勁的進攻勢頭。雙方劇烈廝殺,寸步必爭,長槍、大戟和大刀激烈抨擊,戰馬互撞,硬碰硬,以殺止殺,戰況極其慘烈。
戰馬長嘶,將士怒吼,兵戈抨擊,廝殺如火如荼。喊殺聲,慘叫聲,戰馬悲鳴聲,箭矢破空聲,紛亂斑雜,喧囂轟鳴,聲震四野。
一刻鐘之後,兩軍局勢逆轉。
虎賁營終究人多勢眾,戰力強悍,後勁十足。在李傕的帶領下,透過慘烈的兩軍對攻廝殺,逐漸取得主動進攻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強勢扭轉戰局。而李利率領的金猊衛面對奮起反擊的虎賁營鐵騎,受制於兵力差距懸殊,武威軍的進攻勢頭被扼殺,被虎賁營步步緊逼,戰局陷於極其被動之境。
戰爭就是這樣,此消彼長,縱然戰鬥中偶有起伏,但終究還是憑藉實力決定勝負。
金猊衛固然戰力強悍,但虎賁營也不是軟柿子。在佔據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金猊衛根本不可能打垮虎賁營。這種正面廝殺的戰騎對陣,不存在僥倖,也沒有取巧的可能,雙方拼得就是實力。金猊衛勢單力孤,僅以八千餘戰騎就想撼動三萬多西涼鐵騎,無疑是痴人說夢,不自量力。
不過金猊衛在此戰中確實展現出自身強悍的戰力,單兵戰鬥力顯然在虎賁營將士之上。但是,終因寡不敵眾落於下風,戰局明顯倒向李傕率領的虎賁營,而金猊衛還面臨被虎賁營包圍蠶食的兇險處境。一旦金猊衛被虎賁營團團圍住,那這支武威軍最強戰力的騎兵就有全營覆沒之危,死傷殆盡。
不過這種局面顯然不是雙方主帥所希望看到的情景,因為金猊衛的戰鬥力確實太強悍了。
失去金猊衛,李利固然會心痛得直咬牙,但李傕的損失更大。因為李傕若想一口吃掉金猊衛,那真是需要一副好牙口,沒有兩萬戰騎的傷亡,恐怕無法殲滅八千五百名金猊衛。果真如此的話,那就意味著虎賁營徹底打殘了,而整個西涼軍也會因為虎賁營的巨大傷亡而實力大降,戰力至少驟降四成。
第318章 決戰時刻(續)2/2
最重要的是,李傕之所以能夠成為西涼軍的主帥,最大的倚仗就是虎賁營。
若是虎賁營被徹底打殘了,那他在西涼軍中的話語權就會急劇下降。果真如此的話,即便他此戰奪得武威軍帥旗,恐怕也沒有絕對強大的實力掌控西涼全域性。
不僅如此,一旦金猊衛全軍覆沒,虎賁營損失慘重暫且不說,單單是西涼軍和武威軍的關係就會隨之惡化到極點,兩軍之間的樑子就結大了。
金猊衛雖然只有八千多人馬,但這支騎兵卻是李利的親衛軍。
戰後,即使李利顧念叔侄之情不說什麼,但武威軍一眾將領卻不會善罷甘休。一旦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