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任由李利宰割,束手待戮。因此,他斷然不能讓李利陰謀得逞,更不容忍西涼軍落到李利手裡。
於是張濟指使自家侄兒張繡衝上陣前,不宣而戰。伺機偷襲李利。若是張繡能夠一擊得手,斬殺李利,那自然是萬事大吉。張濟也不怕李傕秋後算賬,因為李利一死,此戰西涼軍必勝,而他張濟的聲望將一飛沖天。名揚天下,勢力也會隨之暴漲,根本無須顧忌李傕。如果張繡偷襲不能得手,也能趁機打斷李傕和李利的陣前議和,攪亂局勢,迫使兩軍繼續交戰,不死不休。
這就是張濟派出侄兒張繡突然出陣襲殺李利的初衷。
其中包含著他的幾分僥倖心理。但更多的是為了攪亂戰局,促使這場決戰回到原有的軌道上來,繼續廝殺。
派張繡突襲李利,張濟對此還是有幾分勝算的。儘管武威李利威名赫赫,平定涼州四郡,數次擊敗韓遂、馬騰聯軍,灞河一戰更是打敗了天下無敵的呂布,但這等人云亦云的顯赫戰績只能說明武威軍的戰力確實不凡,卻不代表李利本人也像傳言中那樣神勇無敵。因為傳言根本不足為信,遠的且不說。單說西涼上將郭汜在西涼地界上威名顯赫,名氣不可謂不大,結果卻敗在籍籍無名的武威韃魯手上。這不得不說是個偌大的諷刺,由此可見,傳言不可當真。十之**都是騙人的。
不過張濟為人謹慎,就在張繡躍躍欲試之際,他反覆叮囑自家侄兒千萬不能大意,更不要意氣用事,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只要破壞掉李利和李傕之間的議和,就算大功告成。
在張濟殷殷期待的注視下,張繡躍馬陣前,乍一出手便取得可喜的成績。李傕礙於情面不得不退回本陣,而兩軍陣前議和罷兵之事就此宣告破裂,無疾而終。但是,接下來的陣前廝殺卻讓張濟心驚肉跳,大為驚駭,甚至讓他振臂扼腕,老淚縱橫,肝腸寸斷,懊悔無比。
儘管張濟對李利的武藝早有預料,認為李利的武藝應該不錯,也許還很高強,可能會有頂級戰將下階的實力。但這樣的實力,自家侄兒張繡完全能夠應付,甚至有望取勝。如果侄兒張繡能在兩軍陣前打敗武威軍統帥李利,那這份榮耀可就了不得嘍!不但能讓張繡名揚天下,還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好處,尤其是在西涼軍中的影響力將是不可估量的,用如日中天來形容亦不為過。
可惜,真的很可惜,理想太美好,現實血淋淋。
張濟高估了自家侄兒張繡的戰力,太過低估了李利所擁有的實力,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僅僅三個回合,張繡就被李利打落馬下,隨即只見李利手中的金猊鐵背戰刀凌空一劃,張繡的項上人頭凌空翻滾。一刀兩斷,身首異處,張繡的大好韶華戛然而止,生命永遠停留在寒光乍現的刀芒之中。
那一刻,張濟如喪考妣,面無血色,淚水悄然無聲的洶湧而出。任憑他千算萬算,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到頭來,卻被李利破空一刀徹底打碎了。任憑他掙扎半生的打拼,數十年的積累,卻被這冷酷的一刀全部終結於此。
搶我愛妾,張濟能忍;奪走他最忠心的奴僕,他忍了;丟面子、失錢財,他咬牙切齒還是忍了。但是,而今李利一刀斬殺張繡,直接斷絕了張濟的後繼香火。他張濟如今已是年過五十的人了,膝下無兒無女,只有這麼一個侄兒,遲暮之年就指望侄子養老送終了。可是、、、、、、唯一的侄兒也被李利一刀殺了,這是要讓他張濟斷子絕孫哪!
欺人太甚!
李利此舉儼然是斷絕了張濟的所有退路,根本不給他留活路。
怒火中燒之中,張濟徹底瘋狂了。事已至此,他怕什麼,還有什麼能讓他害怕,生無所戀,死有何懼!
於是張濟不等李傕下令出擊,策馬揮鞭出陣,一把奪過李傕的佩劍,無懼無畏地悍然下令虎賁營鐵騎出擊。並且,他一改從前畏頭畏尾的秉性,一馬當先,指揮西涼鐵騎直奔武威中軍衝殺。衝鋒之中,他多年積累的悍勇親兵沒有讓他失望,悍不畏死的護持左右,替他抵擋流矢弩箭,衝破武威戰車,直撲武威中軍而去。
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
“噠噠噠!”
“殺啊”
正當張濟指揮虎賁鐵騎猛攻武威中軍屢攻不下之際,身後西涼中軍陡然全軍壓上來。只見李傕揮刀躍馬身先士卒,帶著三萬多精銳步卒直奔虎賁營而來,似有全權接管虎賁營進攻的趨勢。
眼見李傕親自領兵前來,張濟心中大駭,焦躁不安。他深知李傕多疑善變的秉性,一旦虎賁營被李傕接手指揮,那就沒有他張濟的事情了。他只能靠邊站,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