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2 / 4)

小說:宋師 作者:隨便看看

者不識詞,知己之人,幸逢相接,言音未同,情慮相契”;這些賣馬人文化如此,可見當時大理文化的一斑。

1202年(宋寧宗嘉泰二年)大理使人入宋求大藏經,得1465部,置五華樓。

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蒙古出兵臨關,遠征大理,大理國王段祥興派大將高禾出戰,高禾在九河戰死,南宋派使節到大理憑弔。

元初郭松年《大理行紀》說:“宋興,北有大敵,不暇遠略,相與使傳往來,通於中國。故其宮、室、樓、觀、語言、書數,以至冠婚喪祭之禮,干戈戰陣之法,雖不能盡善盡美,其規模、服色、動作、云為,略本於漢。自今觀之,猶有故國之遺風焉。”這一概說,簡要而確切地說明了西南邊疆的大理與內地的密切關係。

這種全方位的交往,縮小了兩地的文化差異,為元代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宋代經濟發達,但由於其施政方針“重文輕武”,使得一直軍力積弱,北方鄰國如遼、金、西夏,都敢於欺侮宋朝,只有大理對宋友好,雙方從無戰爭。

大理國與宋朝

大理國建立時,中土正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宋朝建立後,968年,大理致書宋廷,要求通好;此時宋朝北方未定,無力顧及西南,此事也就沒了下文。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大理國第5個皇帝段素順碰上趙匡胤南征,趙匡胤有鑑於唐時用兵南詔的慘敗,以玉斧(一種文具)在地圖上一劃,以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國得以保全。這就是有名的“宋揮玉斧”,與之相對的“元跨革囊”則指的是大理國的滅亡了。

就當時的形勢來看,職業軍人出身的趙匡胤並非不想擴張,而是不能,客觀環境制約著他的野心。這正如木芹先生所說:“宋未嘗欲絕雲南,唯宋王朝積弱,無力完成全國大一統的局面。加之其戰略重心放在北方,即所謂‘北有大敵,不暇遠略’,其勢力沒有也不能越過大渡河。”把“宋揮玉斧”解釋為“從此放棄大渡河以西的國土”的誤解,一直成了一種偏見,最明顯的例子是元代修的《宋史》把《大理國傳》列入“外國傳”中,而且記述不得要領,通篇只不過560多字。

大理國與宋朝

大理國建立時,中土正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宋朝建立後,968年,大理致書宋廷,要求通好;此時宋朝北方未定,無力顧及西南,此事也就沒了下文。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大理國第5個皇帝段素順碰上趙匡胤南征,趙匡胤有鑑於唐時用兵南詔的慘敗,以玉斧(一種文具)在地圖上一劃,以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國得以保全。這就是有名的“宋揮玉斧”,與之相對的“元跨革囊”則指的是大理國的滅亡了。

大理國建立時,中土正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宋朝建立後,968年,大理致書宋廷,要求通好;此時宋朝北方未定,無力顧及西南,此事也就沒了下文。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大理國第5個皇帝段素順碰上趙匡胤南征,趙匡胤有鑑於唐時用兵南詔的慘敗,以玉斧(一種文具)在地圖上一劃,以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國得以保全。這就是有名的“宋揮玉斧”,與之相對的“元跨革囊”則指的是大理國的滅亡了。

大理國建立時,中土正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宋朝建立後,968年,大理致書宋廷,要求通好;此時宋朝北方未定,無力顧及西南,此事也就沒了下文。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就當時的形勢來看,職業軍人出身的趙匡胤並非不想擴張,而是不能,客觀環境制約著他的野心。這正如木芹先生所說:“宋未嘗欲絕雲南,唯宋王朝積弱,無力完成全國大一統的局面。加之其戰略重心放在北方,即所謂‘北有大敵,不暇遠略’,其勢力沒有也不能越過大渡河。”把“宋揮玉斧”解釋為“從此放棄大渡河以西的國土”的誤解,一直成了一種偏見,最明顯的例子是元代修的《宋史》把《大理國傳》列入“外國傳”中,而且記述不得要領,通篇只不過560多字。

大理國與宋朝的交往,一是上層聯絡,一是民間來往。上層聯絡時斷時續,民間來往則一直密切。

北宋初年,宋朝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