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時候,在街上看著身邊走過的行人,我心裡總在問自己“我是誰?我是誰呀?!”
此時的高潔已經深感兩難。她是法官,但她不是立法者,面對神聖的法律,她也束手無策;但她又是一個法律的救贖者,面對身世坎坷的李志偉,她更是無法放棄。一個法官如果眼睜睜看著被自己苦心拉上岸的當事人因岸上無立錐之地,迫使他再次落水,那是對法官職業的褻瀆,是對正義之神的褻瀆。
高潔法官和李志偉依然沒有放棄,他們還在為李志偉的戶口奔波著。
第五章 中國閃客第一案
2006年6月15日,美國耐克公司在北京市高院終審打贏了一場長達兩年半的著名智慧財產權案,北京市高階法院終審改判駁回了著名閃客朱志強的訴訟請求。曾經在一審獲勝並獲賠30萬元的朱志強,敗訴後還要承擔一審二審的訴訟費4萬餘元。
因為美國著名公司涉嫌侵權,加上又是中國閃客第一案,這起中美智慧財產權案件引起了媒體廣泛關注而成為名案。北京法院採取了極其慎重的態度進行審理,但很少有人想到兩個判決卻截然不同。二審宣判後,朱志強的代理人稱:“一審判決與二審判決的差距太大了。”而耐克公司方面則認為,二審的判決結果很公平。那麼,這起由兩個“小人”引發的中美智慧財產權名案,法院為什麼會作出反差如此巨大的判決呢?
創造“小小”,朱志強被譽為中國第一閃客
在瞭解這個案件之前,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閃客”的由來。
所謂“閃”就是指Flash(英文單詞本意是指閃光、閃現)。所謂“閃客”,也指經常使用和製作Flash的人。閃客這個詞源起於“閃客帝國”個人網站,如今,閃客已經與駭客、部落格等概念一起,構成了風起雲湧的網路亞文化浪潮。
一位研究者這樣描述閃客:每當夜幕降臨,他們選擇了“閃”,用一種叫Flash的軟體,把隱藏在心裡那些若隱若現的感覺做成動畫,也許是段MTV,也許是段傷感的故事,也許僅僅是一個幽默。這些作品傳播到網上,博得大家開懷一笑,或是賺取幾滴眼淚。
1997年Flash開始出現在中國,Flash是一個技術門檻比較低的優秀軟體。Flash這種網上新動畫格式有了鮮活的動作、流動的色彩和音樂與聲音的點綴。正如其名字一樣,彷彿在一“閃”之間,就令浩瀚的網際網路告別了圖片的機械運動,整個網際網路因為Flash而活了起來。它讓不少業餘愛好者很快加入到創作者的行列中來,因為其中曾經有不少人擅長影象、動畫等的製作,他們慢慢成長為優秀的Flash的創作者,人們就把他們叫作閃客!
閃客們大多對網路極為熟悉,是技術上的寂寞高手,他們中的許多人同時是執著於理想的藝術家。閃客一族自2000年來逐漸成形並迅速壯大,閃客原創作品蜂擁而起。比如一首名為《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歌,剛發行時,並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後來有閃客用Flash重新演繹了它,使它迅速流行起來,歌手雪村也因此出名
除了大家熟知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以外,內地的《小小系列》、《大話三國》,臺灣的《阿貴》系列等Flash動畫也已經成了網民喜聞樂見的招牌菜。至高極限的“小小系列”是其中最佳代表之一,創造“小小”的朱志強費了不少辛苦才把小小弄成了一個武打明星。
筆名“小小”的朱志強生於1976年6月,他是吉林省永吉縣人,現住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區。朱志強小時候就有了動畫創作的想法,總是在教科書上畫一些簡單的小人形象。自1989年起,朱志強就開始創作“火柴棍小人”形象。在創作過程中,朱志強將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傾注在這一形象中,並將透過“火柴棍小人”的每一個動作表現出來。2000年4月,朱志強創作完成了第一個Flash《獨孤求敗》,第一次在虛擬空間使用“火柴棍小人”作為其作品的主題人物形象。自2000年6月,朱志強以“火柴棍小人”作為主題人物形象相繼創作完成了《過關斬將》、《小小3號》、《小小特警》、《小小5號》、《小小系列6》等作品。
自朱志強創作《獨孤求敗》起,他為名為“小小”的“火柴棍小人”設計了更多形體動作,在透過電腦製作的全新表現形式中,朱志強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並透過網路形式迅速傳播,尤其是在虛擬空間的網友中影響廣泛。“火柴棍小人”已成為一個與朱志強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深入人心的特定人物形象。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