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加上市場體制下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兩種角色的複合為其後來的“東窗事發”埋下了伏筆,而直接將厲建中拉下了水的,首先是這個張玲英。
1996年初,遊某和陳某想收購南洋船務公司,註冊成立成功投資公司,苦於4000萬元的資金缺口,兩人一起找到時任北京銀事達諮詢有限公司經理的沈俊林。
沈俊林長於資金運作,善於鑽營體制的漏洞和縫隙。在從事諮詢公司業務以來,也成功地進行了多筆大數額的資金運作,在業界也小有名氣。
遊某和陳某一說他們的計劃,馬上引起了沈俊林的興趣。但沈俊林也清楚,自己並沒有足夠資金,於是他便找到了張玲英,提出借款4000萬元人民幣投資成功公司,用於收購南洋船務。此時的張玲英有了厲建中的照顧,已是中國航天集團火箭研究院內部結算中心主任,礙於朋友面子,她只好答應幫忙。
在張玲英的安排下,三人在首都大酒店見了一面。席間兩人把酒換盞、談笑甚歡,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沈俊林向厲建中介紹了收購南洋船務的情況,以及在二級市場炒作該股票賺取利潤的前景。厲建中被沈俊林豪爽的性情、周到的考慮所打動。但他明白,4000萬元不是小數目,萬一收不回來,後果不堪設想,當時並未答應下來。
過了一段時間,沈俊林讓遊某和陳某來到北京,再次向厲建中介紹情況,並提出由厲建中擔任董事局主席。這一次,厲建中看中了董事長的位置,認為自己可以掌握這4000萬元,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