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並沒有很好地起到公平行政的作用,所導致的市場行為也不可能是公平市場行為。
這種把官員和商人捆綁在一條利益線上的“潛規則”,導致“官商一家”的腐敗行為是很顯然的。說穿了,這就是在“審批”的絕對權力之下形成的一種關係經濟。
我們過去只是把這種規則叫做“走後門”而已。
第五章 京城商業賄賂第一貪
2006年3月6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重點治理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和政府採購等領域的商業賄賂問題,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依法查處商業賄賂案件。
重拳打擊商業賄賂成為2006年司法機關反腐敗鬥爭的重中之重。2006年4月28日,北京市紀委召開新聞釋出會,對涉及重大經濟環節的商業賄賂案件進行通報,在通報的4起商業賄賂案中,原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處處長溫夢傑榮登榜首,他也是北京市司法機關重拳打擊商業賄賂犯罪以來第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官員。
一個小小的銀行科技處長,為何敢張開鯨吞之口6年索要回扣1075萬元?溫夢傑索賄、貪汙上千萬元,並給自己買了價值3000多萬元豪宅,為什麼卻在法庭上辯解說自己在為員工謀福利?彷彿只有與眾不同,才能脫穎而出。我們相信溫夢傑這個電腦天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即使死到臨頭,也要說出一句“名言”留於後世,這是溫夢傑最後的悲情表演,更彰顯其醜態與悲哀。
亦官亦商溫夢傑,深知市場“潛規則”
溫夢傑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