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3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二人的提問,總是有問必答,熱情洋溢。

上海又是大清國現代傳媒業最為發達的地區。這裡不僅有洋人辦的報刊,不少大清國的商人也在上海辦報,各種報刊數量繁多。在大清國,報紙是個新鮮東西,報刊上的主要內容,以花邊新聞居多,內中夾雜著少量政治言論,但數量極少,也沒有什麼深度。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都沒有認識到報紙巨大的輿論引導作用,所以官府對於報刊並不禁止。

透過報紙和各路小道訊息,周憲章漸漸瞭解到了家人和章軍弟兄們的近況。

朝廷已經為周憲章和郭二杆辦了國葬,這就是說,在大清國,他們兩個已經成了死人。

趙巧兒沒住在běi jīng,而是和秦氏老太太、柳英淑一起回到了老家趙家廟,那裡是張作霖的地盤,有張作霖護著,倒也安全。

周憲章暗暗讚歎趙巧兒有見識,這要是換了一般的女人,往往會眷戀běi jīng城的好rì子,不願意回到那個東北窮村子裡,趙巧兒不僅離開了běi jīng,而且,連誥命都不要了,毫不留戀到手的富貴。趙巧兒不愧是周憲章的老婆,她知道,留在běi jīng沒什麼好果子吃。

章軍的其他弟兄們也是各有前程。慈禧太后最怕周憲章,只要周憲章死了,她也不太為難章軍弟兄。況且,剛剛打完一仗,大清國百廢待興,光緒皇帝受到康有為的影響,決心變法維新,章軍弟兄們都是軍事人才,光緒皇帝也需要這些人才幫助他完成維新大業,所以,各方面極力維護。

周憲章最擔心的是吳佩孚。

吳佩孚是他的生死兄弟,當初,慈禧太后下令剿滅章軍的時候,曾經說過,章軍所有人都可以赦免,只有周憲章、那哈五和吳佩孚三人不赦。後來,當葉志超解決掉朝鮮的章軍後,吳佩孚率部拒不繳械投降,與五萬清軍對峙,直到戰爭結束。慈禧太后必然對吳佩孚恨之入骨。

那哈五是皇叔,皇帝必然會想方設法保護。而吳佩孚卻是勢單力孤。按照朝廷的任命,章軍的絕大多數弟兄都留在北方,只有吳佩孚被朝廷任命為福州總兵,孤懸於偏遠的福建地區。朝廷孤立吳佩孚的意圖極為明顯。

果然,各方訊息顯示,吳佩孚與朝廷又幹上了。

按照朝廷的旨意,吳佩孚前往福州上任,只能是孤身前往,手下的兩千多官兵,交與朝鮮總理大臣葉志超,由葉志超負責予以遣散。

在章軍的四個團一個直屬營當中,直屬營經過旅順一戰,所剩無幾,剩餘部隊留在了旅順,編入李國革的部隊,對朝廷不構成威脅。第二團一部分跟著賴傳武去了豐臺大營,一部分跟著那哈五去了天津。第三團在張勳的率領下,全團都留著辮子,朝廷最為放心。第四團都是朝鮮人,留在朝鮮,對大清國也沒有威脅。只有吳佩孚的第一團,朝廷最不放心,下令遣散。

而吳佩孚拒絕執行朝廷的命令,要求帶著部隊去福建。而第一團的官兵們,也擔心朝廷秋後算帳,堅決不同意遣散。一旦被朝廷遣散,大傢伙就只能等著挨宰了。這個團在平城,又與葉志超的部隊劍拔弩張。

最後,還是銘字軍統領劉盛休出面說合,第一團不予遣散,而是分成兩部,吳佩孚帶著一個營的部隊八百人,前往福州上任,剩下的,全部留在朝鮮,與樸永烈的部隊合併,駐守平城,停止使用章軍番號。

這個折衷建議,得到朝廷和吳佩孚雙方的認可。

周憲章聽到這個訊息,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吳佩孚被解除了武裝。現在,吳佩孚手裡還有八百人,這足以保證他的安全。

現在,吳佩孚正在朝鮮整編隊伍,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隊伍整編完成後,啟程經過鴨綠江,從東北行軍前往福建,路途上至少還有一個月,到達福州的時間,應該在一個半月之後了。

這一個半月之內,周憲章不敢輕舉妄動,只能隱伏在上海,等待吳佩孚上任。

好在手裡還有些銀子,兩人倒也衣食無憂。

一轉眼,二十天過去了,有訊息傳來,吳佩孚已經帶著人馬,走到了河南,按照這個速度,還有半個月,應該能到達福州。周憲章和郭二杆開始準備啟程,前往福州與吳佩孚匯合。

這天晚上,周憲章一個人呆在房間裡看書。郭二杆一個人還在外面打零工。

現上海是個國際化大都會,洋貨豐富,從珠寶到rì用品,店鋪林立,琳琅滿目。周憲章對這些東西都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只有一樣——洋書。

十九世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