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州島前往沖繩的運兵船,根本無法突破章軍艦隊的封鎖圈。
從十七世紀開始,經過兩百年的經營,日本才把琉球納入了自己的版圖,更名為沖繩。
而章軍卻是在一天之內,就把琉球奪走了!
在日本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外**隊踏上了日本的本土!就連當初橫掃歐亞的蒙古人,也沒摸到日本的邊。
而這,竟然發生在日本躋身於世界列強的今天!
會議室裡的將軍和文臣們,和明治天皇一樣,感到了無法掙脫的絕望。
明治維新帶來的所謂強盛,原來只是黃粱一夢而已。
“伊藤先生,請你設法與周憲章談判,無論如何,要把沖繩要回來!”明治天皇用盡力氣,說出了一句話。
“遵命!”伊藤博文附身說道:“不過,陛下,周憲章不僅要臺灣和朝鮮,他還要一億兩白銀,他是要用銀子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伊藤博文沒法再說下去了,明治天皇已經暈倒在了椅子裡。
延平郡王祠,南方軍司令部。
三天前,當日軍以慘重的代價奪取這座象徵著臺灣最高統治者的祠堂後,乃木希典把他的司令部從尖山遷這裡。
祠堂裡供奉著鄭成功的塑像。
在中國人眼裡,鄭成功是一位英雄,但同時,他又是國家分裂的割據者。
不過,這位割據者巧妙地利用了漢族對滿族的民族仇恨,讓臺灣從中國大陸的分裂,變得合情合理。一向追求大一統的中國人,不僅沒有因為他的分裂行徑而譴責他,反倒把他奉為臺灣的神明,中國的民族英雄。
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內,真正把臺灣納入中國版圖的靖海將軍施琅,反倒被民間演藝小說刻畫成了一個陰險狡詐的朝廷鷹犬。
這說明,在漢民族的心目,滿漢大防,是超越領土完整的。
有著文化優越感的漢民族,不能容忍來自北方的蠻夷民族成為他們的皇帝!他們寧可崇拜一個偏安一隅的領土分裂者,也不願意拜服在滿清皇帝的龍袍下。
甚至,大清國的戰艦攻破了鄭氏子孫的獨立王國,國家實現了真正的統一,然而,在民間,卻對鄭氏子孫的失敗,滿是惋惜的嘆息聲。
直到二十世紀,仍然有人把康熙大帝這一偉大的功績,視為是對漢文化的無情踐踏。
中國人創造了五千年輝煌的文明,但是,也在中華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民族隔閡烙印。
乃木希典面向鄭成功塑像,發出陰冷的微笑。
在他眼裡,鄭成功和他一樣,都是失敗者。
他們都無法佔據並征服臺灣!
臺灣這個美麗的島嶼,註定與中國大陸密不可分,哪怕它曾經在數十年的時間內,逍遙海外。
赤崁樓方向,槍聲和喊殺聲漸漸平息。這說明,又有一支日軍敢死隊,全部倒在了赤崁樓下。
三天了,這樣的戰鬥週而復始。每一次,都是在日軍瘋狂而絕望的叫囂中開始,最後,在日軍的死亡中結束。
乃木希典自己也不記得,已經組織了多少次這樣無謂的衝鋒。
他只記得,一個大佐聯隊長哭著向他報告,他的一個聯隊全部死在了赤崁樓下。這位聯隊長報告完畢後,默默走到了延平郡王祠後面,面向東北方向,拔刀剖腹而死。
第204章 愚蠢的代價
赤崁樓方向歸於沉寂,大東門方向,槍炮聲密集,喊殺震天。
那是城外的章軍發起凌厲的攻擊。
事實上,今天早上,大東門就易手了。
堅固的巽方炮臺為郭二杆的獨立旅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據守大東門的日軍彈盡糧絕,疲憊到了極點,章軍輕而易舉就奪取了大東門。日軍沒有拔出掉巽方炮臺這個據點,就貿然衝進了臺南城,這是乃木希典犯下的致命錯誤!
大南門方向,勘斗山上的炮火封鎖了日軍出城的道路。曾文溪方向,有著章軍整整一個師的兵力。日軍突圍的唯一道路只有一座小西門,但是,周憲章搶先一步堵住了這個缺口,以阿里山土著為主的章軍部隊,牢牢地控制了小西門,日軍的十多次衝鋒,都被打了回去。
無路可逃的乃木希典,把唯一的希望放在了赤崁樓,他命令手下彈盡糧絕筋疲力盡的部隊,向赤崁樓發動起前赴後繼的衝鋒,幾乎沒有間歇的攻擊,日軍一度攻進了赤崁樓外圍地堡中,但是,很快就被頑強的章軍趕了出來。
南方軍作戰處處長河野龍橋立正報告:“司令官閣下,赤崁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