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蒙大赦,拔腿就跑。
周憲章看著顏瓊林跑遠了,沿著黃浦江向北,摸黑走出數里地,再折返向南,繞了一個大圈子,到了黎明時分,這才從西北方向回到了城裡。
清晨的上海城,薄霧盪漾,大街上,起早的人流熙熙攘攘。
鬧了一晚上,肚子咕咕叫,周憲章來到一個早點攤上,要了一碗混沌,三個饅頭,狼吞虎嚥起來。
這一天一夜,原本是要是救郭二杆,可沒想到,遇到了趙寒,攪進了革命黨人與清兵的爭鬥中。
周憲章同情革命黨人,不過,他不想和革命黨人打交道。他知道,在太后眼裡,革命黨人與章軍截然不同。太后容不下週憲章,但畢竟還能容得下他手下的那些弟兄,而且,滿漢大臣們當中,同情章軍的人不在少數,畢竟,在王公大臣們的眼裡,章軍還是大清國的軍隊。
而革命黨人就不同了,清廷官員從上到下,鐵板一塊,對革命黨人恨之入骨。如果他們知道周憲章與革命黨人有聯絡,立馬就會改變對章軍弟兄們的態度,將章軍弟兄們視為仇敵。
所以,周憲章暗地裡幫助師中吉、趙寒他們解困,但不願意摻合革命黨的事。
至於孫文,革命黨人當中出了叛徒,孫文如果在上海,形勢不妙。師中吉他們死裡逃生,應該會引起jǐng覺,採取預防措施。料想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
周憲章的當務之急,是怎麼把郭二杆救出大獄。
郭二杆還在道臺衙門大牢裡,如何營救尚無頭緒。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到目前為止,官府對郭二杆的真實身份毫無覺察,如果官府最終以走私文物罪處理郭二杆,最多也就是罰沒贓物,然後發配到西北或者東北做苦力。
按照大清國官場的潛規則,流配罪犯是可以贖買的,當然,這種贖買上不得檯面,一般的做法是,買通官府中的師爺衙役,給郭二杆開一個重病在身、暫不流配的證明,一番運作之後,來一個保外就醫。道臺大人公務繁忙,哪裡還想得起一個小小的走私犯,郭二杆就算zì yóu了。
問題是,要去官府疏通關節,周憲章自己不能出面。一則,周憲章不認識上海道臺衙門裡的人,進了衙門,兩眼一抹黑,找不到下手的關節。二則,更為重要的是,一旦進了衙門,難保不被人認出來,官府要是發現他還活著,不僅立馬會要了他的命,以慈禧太后的xìng格,也會馬上對分散在各地的章軍弟兄們下手!
距離上海最近的章軍弟兄就是盤桓在湖南長沙的吳佩孚。
〖
第081章 大同賓館
吳佩孚前往福州上任,路經長沙。湖南巡撫陳寶箴率湖南鄉紳,迎出三十里。陳寶箴是晚清一代名臣,其名頭與張之洞、劉坤一這些封疆大吏齊名,和張之洞一樣,也是一位據有維新思想的開明官僚。如今,陳寶箴正在湖南籌辦時務學堂,邀請維新中堅人物梁啟超主持時務學堂。那時務學堂是一個全新的新式學堂,按照梁啟超的設計,時務學堂摒棄了以科舉考試為目的的八股教學,全部採用西方式教學方法,教授理化、算學、地理、礦學和軍事。這所時務學堂,雖然不是大清國最早的新式學堂,但卻是到目前為止,課程最為系統全面、改革最為徹底的新式學堂。而此時,中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京師大學堂,尚沒有影子。
陳寶箴有意挽留吳佩孚,他希望吳佩孚能夠在他的時務學堂中教授現代軍事學。同時,他也想借助吳佩孚的人馬,在湖南訓練一支新軍。
所以,吳佩孚來到長沙後,陳寶箴一方面挽留吳佩孚,一方面向朝廷上奏,建議朝廷將吳佩孚任所改在長沙。
陳寶箴的奏章到了朝廷,卻是石沉大海。朝廷上不願意把吳佩孚留在湖南,原因很簡單,湖南是湘軍的老巢,當初,湘軍擊敗太平天國後,這支強悍的湘軍讓朝廷頭痛了好一陣子,朝廷不希望湖南再出現一支湘軍。更何況,吳佩孚的部隊是章軍。但是,這是個擺不上桌面的理由。所以,朝廷只能裝聾作啞。
陳寶箴不明就裡,還在等待朝廷的答覆。就這樣,吳佩孚在長沙一呆就是半個月。
到長沙去找吳佩孚,透過吳佩孚的再來上海疏通關節,這也是一個辦法。不過,這是下策。周憲章擔心,此去長沙還有相當的路程,只怕他還沒等找到吳佩孚,郭二杆已經被髮配到西北去了。
周憲章想來想去,最後,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去找陸家嘴大同賓館總經理唐才常。
當初,老漁夫把周憲章送到上海的時候,給過他一張唐才常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