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1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清日戰爭,日軍就是敗在章軍手裡!正是因為章軍,使得日本失去了囊中之物的朝鮮,也丟掉了唾手可得的遼東、山東。現在,日本經過將近一年的苦戰,只得到了一個臺灣,這是日本在這場戰爭中唯一的果實。

原以為,大清國的慈禧太后,已經替日本人解決掉了章軍,哪裡想到,章軍竟然出現在了臺灣!

日本政府向大清國提出了強烈抗議,但是,卻被大清國朝廷拒絕!大清國的理由很簡單,臺灣並沒有清軍。所謂章軍,只是一群偷渡到臺灣的志願者,對此,大清國已經加強了臺灣海峽的海防,明令嚴禁中國大陸軍民偷渡赴臺。所謂章軍在臺灣的一切行動,與大清國無關。

日本人知道,這是大清國朝廷玩的花招,可也毫無辦法。

日本不能失去臺灣!否則,這一場讓日本人損兵折將、耗費鉅萬的戰爭,就毫無意義了!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大本營決定,向臺灣增兵!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要把章軍趕出臺灣!決不能讓章軍從日本手裡奪走這唯一的果實。

與此同時,臺灣總督府和南方軍司令部,經過謹慎思考後,調整了對臺作戰戰略。

目前,臺灣日軍總兵力為五萬人,而章軍兵力有三萬多將近四萬。日軍在兵力上佔據優勢,但優勢不明顯。鑑於日軍已經完成了對富庶的臺灣中北部的佔領,章軍所部據守在偏遠侷促的臺南地區,日軍完全能夠在臺灣就地獲取戰爭資源,而章軍很難從當地獲取糧餉,他們的後勤供應,只能透過臺灣海峽,從福建兩廣獲得。

所以,總督伊東佑亨決定,放棄對臺南全面進攻的計劃,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第一,停止嘉義一線的大規模進攻,轉而防禦。第二,南方艦隊加緊對臺灣海峽的封鎖,切斷章軍的供應;第三,強化臺灣中北部的佔領,建立地方政府,肅清殘敵,鞏固統治。

日軍要對章軍打持久戰,用時間河空間拖垮章軍!

伊東佑亨的決定,是極為明智的!

在臺灣,日軍佔據天時地利,章軍所擁有的,只是人和。

但是,荒僻的臺南,資源匱乏,無法為四萬章軍提供必要的戰爭資源,章軍根本無法在那裡長期立足。那裡的土地人民,養活不起這樣一支大軍。

用不了多久,章軍就不得不主動向臺灣中北部發起進攻,否則,他們在臺南坐吃山空,只能被餓死!

一旦章軍主動出擊,日軍正好可以以逸待勞。嘉義至彰化一線,日軍已經構築成銅牆鐵壁,章軍的進攻,必然會撞得頭破血流。待章軍在進攻戰中消耗得差不多了,日軍再乘勢大舉反攻,一舉拿下臺南!

這個策略是英明的,唯一不足的是,曠日持久,日軍搞不清楚,章軍會在什麼時候開始進攻。

還有一點不利的是,臺灣日軍長期不作為,會帶來極大的國際風險。臺灣問題,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英國、法國、美國的眼睛都盯著臺灣,直到現在,這些西洋列強也沒有正式承認日本對臺灣的佔領,臺灣問題如果遷延三個月或者更長,那麼,難保這些西洋列強不會插手臺灣。

一旦西洋列強插手臺灣,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與周憲章聯絡,勸說周憲章擔任他們在臺灣的代言人,日本面臨的國際環境就複雜了!

所以,伊東佑亨的戰略思想,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一部分內閣成員,尤其是外相陸奧宗光,強烈要求臺灣速戰速決,以免給法國人插手臺灣留下口實。就連南方軍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南方軍司令官乃木希典,就不贊成這個計劃,他急於與章軍決戰,乃木希典相信,他的五萬精銳,足以迅速擊敗盤踞在臺南的章軍!

然而,伊東佑亨憑藉他的威望,終於說服了大本營,同意了他的戰略構想。

於是,近衛師團在嘉義的進攻減緩了,轉而進入防禦。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贊成伊東佑亨的計劃,他相信,這是解決目前問題的唯一正確方法。身為前線指揮官,他很清楚,日軍面臨的對手,不是那些裝備和戰術水平低劣的臺灣義勇軍,那些人憑著一腔熱血作戰,很容易被日軍擊破。彰化和嘉義的作戰表明,對手是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對付這樣的正規軍,要有耐心,不能一蹴而就。

況且,現在氣候惡劣,瘴癘橫行,不少官兵感染了傳染病,失去了戰鬥力,在嘉義前線,每天都有官兵因病而死。不過,日軍所遇到的瘴癘,章軍也躲不過去,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相信,章軍所面臨的瘴癘問題,比日軍更為嚴重,畢竟,日軍有強有力的醫療保障系統,而章軍盤踞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