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1 / 4)

蔣介石透過妥協而謀求壯大力量的計劃,是註定要為日本打斷的。

當中國積極發展的時候,日本也在中國的土地〃發展〃。

到〃七·七事變〃爆發之前,日本對華戰爭投入的兵力已經超過100萬。為了徹底征服中國,日本已經不惜動用全國的力量。

不過,對於蔣介石而言,或許經濟的發展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他等到了國際形勢的轉變。因為蘇聯的崛起和共產主義的發展形成新的國際格局,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

1935年5月,蘇聯與法國簽署協定,建立人民陣線反對德國。

1935年8月,莫斯科舉行了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會議提出制定共產國際在反法西斯大斗爭中的策略方針。共產國際號召各國共產主義組織建立反對法西斯侵略者的統一戰線。

蘇聯以堅定的姿態重新進入歐洲,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首次同資本主義國家聯手行動。

在中國戰場上,蔣介石漸漸贏得美國、英國甚至蘇聯的支援。尤其是蘇聯的舉動,對於日本而言是一個不詳的預兆。

1936年12月12日,作為中國歷史一個重要轉折點的〃西安事變〃突然發生。〃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迫使蔣介石轉變消極抗日的政策。

〃西安事變〃很快和平解決,抗日統一戰線建立。這標誌著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在日本看來,國民黨宣佈聯合共產黨抗日,更可怕的是〃背後〃的蘇聯。

日本方面也在進行政策調整。1937年5月31日,近衛內閣上臺。近衛青年時代是一個狂熱的擴張主義者。在一戰的凡爾賽會議上,近衛曾發表題為《排斥英美本位的和平主義》的文章,宣稱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島國,有權利保障本民族的生存權。

近衛上臺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詮釋日本的大陸政策說,日本的大陸政策就基於保障民族的生存權而制定的。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日本要求〃公平分配世界領土〃。

〃七?七事變〃,忍辱建國的喪

同一時期,日本的大陸政策還流行兩種具體的建議,一是加強對蘇備戰,一是對華一擊,征服中國。這表明1937年的日本已經在國際形勢的作用下,認識到對中國將有全面戰爭,而且這一戰爭將引發蘇聯參戰。於是,一則傳言出現在東京:〃七夕之夜,將重演柳條湖時間〃。

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七·七事變〃以一種看似偶然的形式發生了。

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作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感到事態嚴重,當即在廬山部署抗戰。7月9日,蔣介石電令駐守北方的宋哲元:請兄堅持到底,處處固守,時時嚴防,毫無退縮餘地。

與此同時,儘管蔣介石仍希望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以避免大戰。但是,日軍迅速向北平集結,已經做好了打大仗的準備,和平已不再可能。

〃七·七事變〃之後的事態表明,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已經從建立〃滿洲國〃、控制華北,轉而要企圖征服整個中國。

這之後,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並肩戰鬥,進行了8年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

〃七·七事變〃後的國際形勢也出現戲劇性的變化。1937年11月的布魯塞爾會議上,蘇聯同美國、英國一起尋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並支援中國。從1937年年底到1938年年初,美國、英國、蘇聯合作採取措施遏制日本,原本與蔣介石靠近的德國卻轉而向日本靠攏。

中日戰爭演變成為世界強國的對決,中國的抗日戰爭不再是一場孤立的戰爭,蘇聯提供了數百架飛機和數百門大炮直接援助中國。1938年,是中日激戰的一年,中國人民英勇的抵抗贏得了美英的尊敬。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戰場成為這場大戰的一部分。

這場漫長的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共產黨〃中華民族危急!〃呼聲絕非危言聳聽。

戰爭開始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是日軍瘋狂進攻中國的一年,其推行速戰速決的戰略,謀求儘快征服中國。5月19日,日軍佔領徐州,隨後一路向西、向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