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2)

往之對等,始可得互市之利益,國民之勞力始可積蓄,國民之富貴市場可保〃

島國精神與作為擴張意識形

伊藤博文也上奏稱,軍備之事,目前鄰邦之舉止已不可坐視。

明治維新兩條腿走路,就是富國和強兵。除了上面所說的發展經濟之外,日本加緊實施軍事改革,建立近代化軍隊。

日本迫於列強的壓力解除鎖國政策後,軍事落後必然捱打的教訓,激發了明治政府改革舊的軍制、建立有先進技術武裝軍隊的決心。

近代軍事制度的建立和徵兵制的實施,使軍部在政府的地位逐漸佔據了優勢。這樣的權力結構之下,日本的軍國主義應運而生。

知識界〃擴張理論〃,如果不上升為政策,也就僅僅是一種〃學術〃。但是,這種學術思想在明治維新過程中逐漸成為明治政府決策的主要依據。

這主要是因為明治天皇對於這些擴張思想的高度認可——天皇本人就是一個主張〃布威四方〃的軍國主義者。

1868年,剛剛打倒幕府奪回權利力天皇,也就是當年改元明治的睦仁天皇發表了日本近代歷史的〃讖言〃——《御筆信》。

明治天皇在其剛剛立足之際就在這篇文字裡宣稱,將〃繼承列祖列宗之偉業,不問一身艱難辛苦,經營四方,安撫億兆,冀終開拓萬里之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結合後來日本發動的一系列戰爭,這篇文字既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胎動,又是日本對外擴張的宣言。

除了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以及明治天皇這些政治人物推崇擴張之外,與他們同一時期的日本大思想家——福澤諭吉,對日本近代的擴張也做了重要的理論宣傳。有關福澤諭吉的思想對擴張的影響,後文再表。

擔任兵部大輔的山縣有朋在吸收了這些〃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完善了日本的〃大陸政策〃。山縣有朋把〃強兵〃看做是〃富國之本〃,極力主張採取擴軍措施,不斷增加軍費,迅速推進日本軍隊的近代化,還提出了進攻亞洲大陸的〃大陸政策〃的〃理論根據〃:即把日本國疆域稱為〃主權線〃,把朝鮮、中國等鄰國的疆土視為日本的〃利益線〃。

1882年8月15日,山縣有朋在《軍備意見書》中提出了以中國為〃假想敵國〃的設想:歐洲各國與我國相互隔離,痛癢之感並不急迫,與日本相對抗的是中國。因此,日本要針對中國充實軍備。

1890年3月,山縣有朋在《外交政略論》裡提出日本要與俄國爭奪朝鮮、中國地盤問題。他說,〃西伯利亞鐵路已修至中亞細亞,不出數年即可竣工,發自俄都,十餘日便可飲馬黑龍江。吾人須知,西伯利亞鐵路完工之日,即是朝鮮多事之時,即是東洋發生一大變化之機,而朝鮮獨立之維持,有何保障?這豈非正是對我國利益線最有激烈衝擊之感者乎〃。

當年12月,山縣有朋就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他在第一屆帝國議會眾議院上發表的施政演說中提出,要〃發展國力,伸張國勢〃。〃僅僅防守主權線已不足以維護國家之獨立,必須進而保衛利益線——朝鮮、中國。〃山縣有朋把朝鮮、中國納入日本的勢力範圍,以防止對抗沙俄侵佔朝鮮、中國。

島國精神與作為擴張意識形

歷數日本歷史上如此眾多的思想家們的〃思想成果〃,不難發現,這個島國的文化從來就盛產擴張理論。

社會文化是一種社會集體意識的體現,是生活在某個共同環境下的人們的思想認同。如前文所述,按照〃物質決定意識〃的道理,一個國家的文化的生成與其地緣特點、氣候條件有關。日本在其長期的歷史中,擴張思想一脈相承,有其必然因素。這個國家先天是一個狹小的、為大洋包圍的島國,所以這個國家產生了內部〃以和為貴〃,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封閉狹小環境下的自卑心理,透過與他國的文化交融之後,逐漸演變成一種自負和妄自尊大,日本宣稱自己最優秀的民族來抗拒〃先天不足〃。

一個民族的學者和思想家,自然以引導民族的〃自尊〃為己任。所以,日本的文化精英們總是前赴後繼地宣揚日本的中心論和對外擴張論。數百年的歷史文化,孕育了一種日本是世界中心的天下觀。在這種理念的支援下,日本人認為,任何的領土都可以佔領,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是日本天皇的子民。

說起天下觀,其實以本國為〃天下的中心〃,認為本民族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這樣的思想在多個民族都有過。這本身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是凝聚本民族力量的一種自我意識的體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