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看有沒有年羹堯或嶽鍾麒的軍報。哦,對了,你叫德楞泰和張五哥來一下。”
張五哥和德楞泰進來後,雍正皇上對他們說:“太后薨逝,人心悲痛,朕又豈能不悲不痛?可是,朕為天子,又不能不顧及到一些大事、急事,所以朕的靈棚就設在這康壽宮裡,這裡離太后的粹宮近一些,方先生在這裡陪著朕也方便。德楞泰,你選二十名侍衛,日夜守候在這裡,聽候召喚,不準擅離。朕給你個手諭,讓宮裡的侍衛們全都聽你的調遣,你呢,要按方先生的命令列事。”
德楞泰大聲說:“奴才明白。可是,領侍衛內大臣還有好幾位,他們要是有什麼指令,我聽也不聽?”
雍正說:“朕不是已經說過了嗎?你只聽方先生一人的!”
“扎!奴才明白。定要護好皇上和方先生的安全!”說完他回身大步走去了。
雍正在殿裡來回踱步,緊張地思索著這個“防”字的奧秘和實施方案:“方先生,請你起草個手諭給張五哥,讓他現在就出去傳旨:順天府和兵、刑二部的衙役官軍,進駐到神武門,在那裡關防出入;豐臺大營,要畢力塔親自帶領,進駐從前門到西華門南一段;西華門北,則要西山的銳健營選派一千人馬駐守;東華門要步軍統領衙門派兵駐守。所有入城兵丁都要自帶帳篷,準備露營。”
他的話剛剛落音,方苞就寫好了諭旨,雍正接過來看過,又親自用了印璽,交給張五哥。五哥遲疑地接過詔書說:“奴才遵旨。不過東華門和西華門原來都是隆科多管的,原駐兵丁要不要調防?皇上的這個旨令是不是要告訴隆科多?”
雍正知道,張五哥最是心細,怕他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便好言撫慰說:“隆科多舅舅這幾天還要守靈,他顧不上這麼多,就不要告訴他了。現在裡裡外外的所有事務,都由張廷玉管著,你傳完旨後,再告訴張廷玉一下好了。傳朕的話,兵馬進城後,一切都聽他的排程。讓他關照戶部,糧秣柴炭要供應充足,每個入城的兵士,先發五兩賞銀,大喪過後,朕還要另頒賞賜。五哥,你是先皇在世時的老侍衛了,你自己先就不要胡思亂想,朕這樣做,也是圖個平安,並沒有別的意思,你去吧。”
這真是一個多事之秋,多事之夜,雙方的所有重要人物都在緊張地忙碌著。張廷玉奉旨來到上書房,查問有沒有西邊的軍報。上書房的人說,軍報向來是儲存在軍機處的,這裡也沒有見到年羹堯的任何奏章。張廷玉腳步不停地又來到軍機處,卻見這裡只有劉墨林一個人在。便問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今夜就你一人當值??”
劉墨林說,“回張中堂,我奉旨去南京辦差,今晚剛剛回來。一回來,就聽說了太后薨逝的事,所以就急急地趕了進來,還想向您報告此行的一些事情。今夜在這裡守值的是那位叫做那蘇的章京,可他被隆科多傳去有半個多時辰了,卻一直沒回來。我見這裡沒人,才守在軍機處的。中堂,軍機處這地方,怎麼能說走就走,也不留個看門的呢?”
劉墨林說的事,也正是張廷玉要追究的事,可他當了這麼多年宰相了,心裡的事再多,也從來不在臉上透出來。他吩咐劉墨林:“你去兩江辦差的事,回頭給我寫個節略,我抽空看看再說。太后的事一出來,我都忙得腳不點地了,哪還顧得了別的。哎,你在這裡看沒有看見有年羹堯的軍報,萬歲等著要呢。”
劉墨林連忙開啟大櫃子取出案卷來,一份一份地查了一遍:“中堂,這裡沒有啊!不過,像這些軍情急報什麼的,有時十三爺和十四爺總是隨身帶著,您去問問他們不就知道了。”
張廷玉抬腳就走,可是,又回來了:“外邊進來了摺子,總該有底檔吧?你幫我查查,要有,看看是誰取走了?”
劉墨林把手一攤:“中堂,底檔都鎖在那邊櫃子裡,那蘇帶走了鑰匙,我打不開。咳,他正在當值,怎能總不回來,您稍坐一下,他就來了。”
張廷玉心裡這個急呀!他是太后大喪的總管,裡面有多少事等著他去料理啊,他能在這裡閒坐嗎?可是現在他急也沒用,便只好坐了下來,端過劉墨林給他倒的茶了喝了一口,鎮定一下自己的情緒問:“哎,對了。劉墨林,你去看了蘇舜卿嗎?最近你們的事進行得怎樣了?”
劉墨林苦著臉說:“謝中堂關心,可是,我們的事卻越辦越難了。萬歲爺一道聖旨頒下,她倒是可以脫籍了,可是,我還得有銀子去贖她呀。這不,眼下就正和徐駿徐大公子叫著勁哪。那老鴇認錢不認人,我出三千,徐駿就出五千,我好不容易借到了五千,姓徐的又漲到了八千,現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