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3 / 4)

小說:伐清 作者:熱帶雨淋

、二十幾歲就上陣打仗,所以認為自己也理所應當地沒問題。王工們都認為只要出動足夠的八旗兵馬監督綠營,有親王級別的人坐鎮,並由熟悉四川地理的人比如高明瞻這樣的充當嚮導,就可以以泰山壓卵之勢摧毀成都的明軍基地。蘇克薩哈和遏必隆也支援這種看法,他們還記得高郵湖戰後,鄧名以最快地速度逃回江邊,圍攻御營的十萬明軍如此行動,顯然是畏懼他們手中的一萬多八旗至極,知道堂堂正正一戰肯定不是對手。

“當年的親王們確實都是十幾歲就能上陣,不說親王,就是你我,不也都是十幾歲就給太宗皇帝當白甲了嗎?”鰲拜對索尼說道,不過這時的親王他可不敢指望他們能有關外時那些親王的表現。多爾袞等人都是從小就浸在軍事氛圍中,他們的父兄的曰常生活就是戰爭,平曰的話題就是討論征戰的得失,戰鬥的心得。而那時的八旗貴族,相比旗丁的優勢就是有更多的時間騎馬,有更多的弓箭練習機會,有更好的武技陪練。而現在雖然才入關二十年,但風氣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駐防八旗討論的已經不是戰爭,就是索尼和鰲拜也都有很多年沒有隨軍出戰了——在有大批漢人願意為清廷賣命的時候,他們只要指揮綠營去拼命就可以了;地位顯赫的王公們不再擺弄弓箭,而是賞玩各地孝敬來的奇珍異寶。

傑書的祖父代善雖然不在四大貝勒中以武勇聞名,但鰲拜記得老親王也是每曰都披掛和手下白甲訓練的,鰲拜曾親眼看見一個正紅旗的白甲一撇子打腫了代善半張臉,而他完全沒有生氣而是在檢討自己的馬虎,知道如果在戰場上出了類似的失誤那就會被明軍砍下腦袋。現在康親王的演武和他先人比起來完全就是做樣子——雖然傑書自己還認為自己很刻苦,到但現在難道還有哪個不知死的奴才真敢把拳頭掄圓了往親王的腦袋上招呼麼?

“讓康親王統帥大軍出征山東如何?”鰲拜提出了一個建議。雖然鰲拜很懷疑討論戲曲和娛樂超過戰爭的新一代王公、八旗能和他與索尼相比,即使是討論戰爭,鰲拜也懷疑新一代滿漢八旗想象中的戰爭與真刀實槍的戰爭有多大的相似度。不過即使是鰲拜,內心裡也贊同對鄧名的主流看法,那就是隻要燕京全力以赴,不惜成本地攻擊,那四川的明軍也只有逃竄一條路。

很多年來,京師的滿漢八旗都不願意出征,因為他們可以坐享東南的供應,而西北據說都是窮山僻壤,就是打贏了敵軍也搶不到什麼好東西。而這次八旗上至王公,下到旗丁都壓倒姓地贊同出征,因為四川據說非常富庶,很多漢人都稱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稱呼,食物精美、充足,出征完全不用擔心吃飯問題,又盛產珠寶,要是卷一包瑪瑙、翡翠、寶石或是象牙回來,那就連子孫的家產都掙出來了。因為充滿了對橫財的渴望,大家頓時都記起了君父之仇,一個個都咬牙切齒地要替先皇報仇——鰲拜倒是認為這是個好現象,八旗有這樣的鬥志總比整天想著在京師享福好。

索尼思索了一下,點了點頭,和鰲拜一樣,那種“鄧名之所以能夠猖狂,就是因為八旗沒有認真地對付他”的言論同樣被索尼所贊同,因為這關係到八旗的驕傲和尊嚴,也是他和鰲拜都深信不疑的真理。不過作為皇太極創業時代起的一批人,索尼和鰲拜多了一層遏必隆和蘇克薩哈沒有的謹慎,這也是鰲拜提出要傑書先去山東鍛鍊一圈的原因。

現在攻擊四川的呼聲越來越響,等到山東於七亂事平定後多半就會整體提出向四川用兵,如果攻打四川的富庶能夠不用朝廷長期轉運糧草、收益還能夠彌補朝廷的支出的話,索尼和鰲拜甚至找不出來理由說服自己不同意這個為君父報仇、一勞永逸解決長江流域危機的計劃。

“讓安親王也去吧。”索尼補充了一句,他覺得即使都是宗王,也不是沒有分而治之的方法,只要輔政大臣用心,總有將其分化的良機。

當然這事不能明目張膽,現在既然王公們有意修復和太皇天后、輔政大臣們的關係,而太皇太后也私下裡表示要做出積極反應,那就用要利用好這次的四川討伐戰。索尼已經決心支援讓康親王或是安親王出任下次四川討伐戰的主帥,那麼讓他們都事先鍛鍊一下,熟悉下軍務的實際艹作最好,到時候朝廷也可以透過他們二人在山東的表現來確定具體的人選。

“讓李國英也去。”索尼又加了一句,雖然李國英是川陝總督,不過既然他在燕京,那讓他臨時去給親王當個參謀還是可以的,除了讓他們彼此熟悉一下外,索尼也打算近距離考察一下李國英的真實水平:這次軍中朝廷眼線密佈,要是李國英真的不堪重任,索尼也不會無條件地支援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