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用鄧名的規矩和大道理來反對他:“讓同秀才流血來保護縉紳,讓他們有機會反覆無常?國公,老夫敢問,要是把這個情況放在院會表決,對於蔣國柱和趙國祚白給的六百五十萬兩白銀和成百上千的教書人,你認為參議員和帝國議員們會拒絕嗎?”
第三十七節 干涉(上)
南京,兩江總督衙門。
“這是山東祖總督寄給本官的信,”蔣國柱把一封信遞給剛剛抵達南京的五省布政使周培公:“他向本官求援,他指名道姓要你帶病去山東支援他。”
周培公認真地讀了一遍信,抬起頭來對蔣國柱說道:“下官明白了,這便收拾行李去揚州,見過鄧提督一面,就率領兩江援軍進入山東。”
周培公帶兵進入山東只是一個幌子,直到現在,祖澤溥仍然聲稱鄧名在膠東留下了一支精銳的部隊,所以需要戰績卓著的周培公參與剿滅。就算周培公帶去的嫡系軍隊不多,至少可以用豐富的對鄧作戰經驗給山東綠營以指導。
“很顯然,膠東哪裡是要招安?”在光明正大的理由之外,祖澤溥還有一封密信,明確表示他意圖招安鄧名煽動起來的扶清滅明軍,從而一舉斬斷鄧名伸向山東的手:“你對此事有把握嗎?”
“既然已經和鄧提督有默契了,這件事應該沒有什麼大礙,就是看鄧提督的開價了吧?”周培公不假思索地說道。
天下人會認為周培公武功蓋世,擊潰了鄧名留在山東的部隊,勸降了膽寒的本地武裝,這也肯定會成為清廷對外宣傳的統一說法;而在清廷內部,會知道這其實是一場妥協,為了全力對付鄧名這個最大的威脅,山東總督不得不對於七妥協;只有最核心的參與者,蔣國柱、周培公和祖澤溥才知道這是鄧名的意願,而他們是在完成鄧名的指示。
“崇明賊是怎麼說的?鄧名打仗就是化妝成官兵,然後趁著官兵吃飯、睡覺的時候去偷襲官兵。”蔣國柱哈哈笑了一聲:“現在鄧提督的兵法又更進了一步,變成了自稱官兵,然後去消滅官兵,再逼著我們承認他才是正牌的官兵。哼,事情怎麼會那麼簡單?”
發出這聲冷哼後,蔣國柱冷冷地說道:“可是,我估計鄧提督會授意你勸降失敗。”
“為何?”周培公大吃一驚:“招安不是鄧提督的意思嗎?”
“這是鄧提督想讓祖澤溥認為的意思。”蔣國柱搖了搖頭:“山東的戰事繼續下去才是對鄧提督最有利的事。如果鄧提督把招安的事都做好了,甚至當著膠東那幫笨蛋縉紳的面和祖澤溥達成了協議的話,一旦談判破裂,那些膠東的笨蛋們肯定認為是祖澤溥出爾反爾,一定要致他們於死地,哼哼,那他們還不得和祖澤溥拼到底了?”
周培公感到脊樑上頓時發涼,他仔細一想,發現蔣國柱說得很有道理,山東亂下去才是對鄧名最好的局面。不過再往深處一想,頓時額頭上開始滲出汗珠來。蔣國柱既然當面點破,那就說明蔣國柱也有另外的算盤,不然這番談話就沒必要了。
“在下不知道大人的意思是什麼?”周培公老老實實地請示道。
蔣國柱是周培公陰謀取代的人之一,由於背後有鄧名的支援,這兩年來周培公還隱隱地玩弄東南督撫於股掌之上,所以私下裡對蔣國柱也有點輕視。但受這一驚,他立刻意識到對方的城府還遠在自己這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官員之上。
蔣國柱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盯著周培公陷入了沉思,一直把周培公看得心裡發毛,然後他才緩緩地說道:“周老弟,你幫過我很大的忙,我不會忘記了你的忠誠。”
“大人言重了。”周培公趕緊一通表忠心,直到對面的人微微點了點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相信了他。
“如果鄧提督突襲了武昌,你會站在哪一邊?”蔣國柱下定決心,認真地問道。
周培公楞了一下,片刻後恍然大悟,一陣更大的恐懼襲來,讓他感到心臟都收縮了,他在這個時候也作出了決定:“下官唯大人馬首是瞻。”
蔣國柱的臉色放鬆了一些,長嘆一聲:“我有個嫡出的女兒,十歲了,許給令郎可好?”
“下官”周培公也不推辭:“多謝大人栽培。”
“老親翁。”蔣國柱換了稱呼,拉著周培公的手說道:“此次山東之行,老親翁見機行事吧。”
揚州。
周培公和鄧名兩人坐在帳篷裡,私下討論山東之行的策略。
“蔣國柱說鞏尚書老謀深算,肯定會建議提督攪黃了膠東議和之事,”周培公聽了鄧名的真實意見後,感到相當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