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明鑑,”譚小莊微笑道:“我們在到成都前每天磕三、四個頭不算多,七、八個頭都是正常,但到最近在都府的一年多,我還一次沒有跪過吶。”
“原來我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了。”鄧名點點頭,他看到有的鬧事頭子依舊顯得有點心神不定,可能是嘀咕風波平息後自己的下場把,鄧名就說道:“祖制,朝廷與士人共治天下,這國家是士人的國家,是你們的國家,我也不是士人的敵人,本來事情就應該商量著辦,不然還叫什麼共治?”
不過如果每次都要自己出面解釋、談判,鄧名也忙不過來,有了鬧事頭目的協助,徵召來的民夫很快都知道了鄧名的妥協方案,在領袖們的勸說下,這場風波也就此平息。
在得知人心穩定後,鄧名又一次下令把所有鬧事頭目都召集到他帳內。
“好了,現在是秋後算賬的時候了。”鄧名大聲宣佈道,他桌面上擺滿了親筆簽署的命令書:“你們這些鬧事的頭目,不是想當兵嗎?那我給你們每人都晉升一級。”
最後一封是給譚小莊的,鄧名把命令遞給這次鬧事民夫推舉的首席談判代表:“你晉升兩級,從今曰起就是預備役上士,下次如果徵召你入伍,你會作為上士被徵召。”
“正如你們所說,你們都是被以民夫身份徵召來的,為民請命是應該受到獎勵的,所以你們都被晉升;但我必須警告你們,下次你們可能會作為軍人被徵召,我會和士人談判但絕不會和手下計程車官羅嗦,如果你們身為軍人還敢質疑我的命令的話,我就會把你們統統處死,腦袋懸掛在營門上。”鄧名擺擺手:“好了,諸位代表,你們可以離開,去享受你們支持者的歡呼了,你們來的太久了,我敢說他們已經開始擔心了。”
第五十節 誤判(上)
李國英指揮著自己的總督標營以及其他四千甘陝綠營逼近了萬縣,雖然這次清軍質量還未必比得過上次的,但在李國英的統一指揮下,眾將就算心懷怨恨也不好發作出來。而袁宗第顯然早就知曉清軍還有兩萬披甲,有八百多總督標營的甲騎,因此明軍老老實實地守城,完全沒有再出來攻擊的意圖。
袁宗第並不知道李國英又只帶來了五千披甲,不過就算他知道,也會繼續守城,袁宗第認為自己已經佔了很大的便宜了,他繳獲的三千多套、近四千套裝備,還抓到了近萬的戰俘。現在袁宗第就想著安心消化勝利果實,不要一個不小心又吐了出去。
為了摧毀萬縣的軍屯,李國英一趕到就下令攻城,他的理由和劉體純當年對鄧名說的差不多,那就是大軍頓兵城下會有損士氣,必須要進行一些戰鬥來維持軍心;而且現在攻城對李國英還有額外的好處,那就是讓袁宗第更加摸不清他的虛實,老老實實呆在城裡不要出來干擾他收割莊稼。現在李國英對袁宗第的實力已經不再輕視,雖然他有重建的標營的幾百騎兵,如果真爆發了激烈的野戰,李國英也沒有信心能完成徹底摧毀萬縣軍屯的計劃。
萬縣城牆上到處都有崗哨,重點保守的城樓上更是站滿的甲兵,所有的城門外都有一座掩護城門的營寨,讓清軍無法輕易靠近城樓。不過就算清軍能夠靠近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據來過萬縣的人觀察,城牆上所有的缺口都被填補好了,好像城樓還被加高了一截。找了幾個經驗豐富的人近距離觀察後,他們也證實了這個說法,萬縣的城樓好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固,尤其是南城樓加高得最多,預先打造的雲梯肯定是夠不到城樓牆垛上。
“袁賊真是種了不少地啊。”來的路上李國英遇到的農田並不到,熊蘭時期本來有大量軍屯的萬縣西南看上去只有兩千多畝地,裡面的莊稼還都被袁宗第搶收過了。但接到衛士的報告後,李國英更堅信自己早先的判斷,那就是袁宗第開墾了很多耕田,招募了大批的人手,聚攏的百姓甚至可能有小十萬,不然無法解釋袁宗第怎麼能在大片墾殖的時候,還能把萬縣的城牆全部翻修一遍。
親自前去觀察的時候,李國英發現西南方向的軍屯並沒有被完全搶割走,有少量莊稼還是被燒燬在地裡的,顯然袁宗第是在上一仗後才開始搶收的,而收了一些後發現了清軍的先鋒,就謹慎地燒燬了部分糧食,退回了城裡。
李國英還在萬縣南城樓外,看到了明軍新修的碼頭,它和修船廠一起用石頭的圍牆保護起來,門樓外也有營寨庇護,和萬縣南門的門外營遙響呼應。這兩座營地之間還有袁宗第用展柵欄圍起來的通道,並派駐有士兵把守。
攻打萬縣是肯定不可能的,光是打造新的攻城器械就要花不少時間,那個時候估計鄧名早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