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威等多一會,路易斯和海德里希匆匆忙忙的回來了“領袖,你叫我有事?”海德里希問道,於是林威又把剛才的問題又問了一遍,海德里希聽了之後說了一句“領袖,請稍等”,不一會海德里希又回來了,不過這次手裡拿來了兩份檔案。
海德里希開啟了檔案說道“其實我們空軍和海軍這兩大兵種,說沒有人加入黨衛軍是不可能的,只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公開的建立分支機構,當然了,秘密機構還是有的。這些人裡面當然有比較傑出的人物,但有兩個人可以成為天才,萊茵哈特·馮·羅嚴克,1894年出生於漢堡和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是同鄉,似乎雷德爾將軍也很賞識他,畢業於基爾海軍學院,黨衛軍證件編號95486,現在在科隆號服役,評價:在戰術和戰略都有一定水平的人才,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
第五十四章 滲透(2)
海德里希唸完等著林威說話,林威示意繼續“維爾納&馮&布勞斯特,1902年出生於慕尼黑,畢業於格羅斯利希特費爾德軍校,本為陸軍,在空軍重新成立之後加入空軍,剛加入空軍就表現出過人的能力,黨衛軍證件編號110652,現在在第一航空隊服役,評價:在空中格鬥上有過人的天賦”。WWw。
聽海德里希說完,林威看了看他們倆“萊茵哈德、路易斯,這兩個人怎麼樣,說說你們的意見”。
“這兩個人絕對我們黨衛軍的精英”路易斯介面道。
“我也這麼想”海德里希點點頭。
林威站起來走了兩圈,“那我們需要讓這些天才不至於被海軍和空軍那些人埋沒,要利用我們在空軍部和海軍部所有的影響力,一定要幫助這些天才掃除障礙,”頓了頓林威補上一句“可以用所有的手段”。
“我明白了,領袖”海德里希和路易斯都點頭說道。
“不但要扶持這些有天分的人,我們的目標是扶持上一大批人才,更遠的時候我們還要滲透到整個歐洲”
“這也是我們的夢想”
“好吧,現在我們要給這些未來的將軍們送上一份見面禮”林威笑呵呵的說道。
“見面禮?”海德里希和路易斯腦袋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領袖你的意思是?”。
林威的表情不置可否,等海德里希兩人開始有催促的意思才說道“在海空軍的分支雖然還沒到光明正大出現的時候,不過確實應該好好管理一下了。那麼我現在就任命那兩個天才擔任海軍和空軍分支機構的領袖怎麼樣?”。
海德里希想了想,慎重的說道“過早的讓投入到政治上面去會不會耽誤他們軍事方面的發展?畢竟以前不是沒有出現過這種事”。
看著海德里希認真的模樣林威不禁苦笑,於是寬慰道“萊茵哈德,以這兩個人的年齡來看,他們要比我們大多了。試想一個三十多歲的人,他的人生閱歷已經足夠豐富了,怎麼會為了一些不相關的事情而不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呢?況且,我相信我們德**隊培養出來的人才”。
是的,林威當然有理由相信德國的軍人,這一切都歸功於西克特將軍,正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稱得上是無暇的十萬陸軍,才使得林威對德國的軍隊無比信任。
1921年他曾寫道:“未來戰爭取勝之道在於調動人數少但素質甚高的機動部隊,其配以飛機,則作戰效能更高”。他對速度和機動性的重視是德軍閃電戰的萌芽。
1933年到1935年他來到了中國,擔任*的德**事顧問團團長。在西克特擔任團長期間,德國顧問對中國統治集團和*本人的影響力之大到了異乎尋常的地步。比起中國工農紅軍的顧問李德,他為*設計的“圍剿”方案顯然高明得多(這就是軍事素養的差距)。
他於1936年12月27日死於心臟病。相對於一戰時的功績,他作為戰後德國國防軍的締造者的地位是使他至今仍享有極高的聲譽的主要原因。
馮·西克特為人謙虛,的確可以用高風亮節來形容。他拒絕過退役時的元帥晉升,身為德國國防軍總司令而停留在陸軍一級上將的軍銜上。
這樣一個人和他親手訓練出來的軍隊當然值得林威報以完全的信任。
二十年代,一群推著紙版箱、開著玩具飛機、大聲叫著“我是某某排”來模擬戰爭的德**人,恐怕任何一個參觀者、甚至他們自己都不禁會笑出聲來。但事實上這樣做的他們要比那些開著真飛機、真坦克演習的對手們領先一個時代!
經過林威再三的解釋,海德里希終於決定再相信林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