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在希特勒的提議下,德國國會透過了《石油儲備法》,並於同年底開始實施,透過立法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德國的3級戰略石油儲備制度。
根據這項法律,按照去年平均銷量或用量計算,德國所有從事進口石油的公司必須至少儲備繼續銷售90天所需的石油,從事石油深加工、批發和汽油等製成品零售的企業,還必須另外儲備90天所需的石油或石油製品。
第五十三章 滲透
這些企業必須定時向政府部門報告石油及其製品的儲備量等情況。Www;帝國生產部將不定期抽查有關進口商或石油企業的石油儲備情況,達不到標準的企業將給予重罰。
這個法律對在德國的外國石油深加工企業同樣有效,例如美孚石油公司於36年開始在德國投資興建生產高辛烷航空汽油的工廠時,也一樣要遵守這個法律進行必要的石油儲備,而不久後,在戰爭中大量使用的大功率活塞發動機,就是以高辛烷航空汽油為專用燃料的。
這項法律是強制措施,但同時德國政府出臺了很多與這項法律相輔相成的優惠政策,正是這些優惠政策,徹底的打動了邁克爾的投資熱情。
政府鼓勵石油相關企業和政府合資成立專業的石油儲備公司,併為此可以提供30%-70%的股權資本和所需基地建設費用的全部無息貸款。
政府不但為石油儲備公司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援,甚至包括儲備基地所佔用的土地,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都同樣能得到政府的大力協助,比如說,施工隊就是柏林工程建設總公司。
1931年開始的德國基礎建設是為了拉動國民經濟,緩解失業,在德國經濟高速恢復之後,建設規模正在逐步縮小。
但林威並不想浪費這個資源,他把黨衛軍所裁撤的人和原衝鋒隊的人馬全部塞進了柏林工程總公司,組成了30萬人的建設縱隊,使得這個工程公司更想一個兵營,林威的目的是讓他成為一支精銳的半軍事化建設大軍,在未來的戰事中給黨衛軍輸血,即使現在,也在承攬如風洞建設、潛水艇洞窟建設、大型機場建設等重要的國防工程。
林威對其極為看重,他認為:這支訓練有素的建設大軍利用的好的話,在戰爭中能發揮的作用,甚至不會比同等數量的軍事單位遜色。
有了這麼多優惠政策和扶持,邁克爾覺得自己再不迎頭而上抓住這個天大的好機會,那簡直都有點對不起上帝他老人家了。
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的得到了帝國生產部批准,但同時,也給了他提了很多具體的要求,比如緊迫的完工期限,龐大的儲備數量等等,所以,到了工程最緊要的關頭,邁克爾幾乎完全吃住在工地上,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建設專案上,今天晚上,初戰大捷的他終於可以暫時的睡個好覺了。
石油儲備公司僅僅是德國進行戰略石油儲備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這主要是為了解決民間的石油儲備問題,包括私營零售公司的儲備和石油進口商的儲備。
同時,德國政府也在進行著更大規模的儲備工作。國家石油儲備的主要物件是原油,因為石油製成品不利於長久儲存,儲備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包括地上油罐方式、半地上油罐方式和地下巖洞油庫等,最大限度地利用基地的地形特徵來進行工程設計。
到1938年,這種3級戰略石油儲備制度已經成為德國石油資源的重要安全保障。政府擁有的石油儲備量可供全國使用約6個月,民間的儲備量也可使用90天左右,加上流通領域的庫存,總儲備量足夠全國在沒有任何石油輸入的情況下使用10到12月以上。
林威比任何人都清楚石油等資源對德國的重要性,事實上,他建立的這種戰略石油儲備只是應對最惡劣情況時的準備。
因為,即使英國在戰爭初期封鎖了德國的海路運輸通道,德國仍可以透過羅馬尼亞的石油進口,蘇聯的石油進口,和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中立國轉口輸入石油,而這些石油輸入,是戰爭初期的英法兩國根本鞭長莫及無法遏制的。
歷史上的美國美孚石油公司、標準石油公司等都是德國的幫兇,不遺餘力的幫助德國從西班牙等國轉口石油,甚至美國參戰後,他們為了利潤,仍然從事這項業務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美國政府正式開始調查才收手。
主管德國進行石油和其它戰略資源儲備的是帝國生產部,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部門,它同時還負責制訂德國的總體工業發展計劃,決定在各個行業的投資比例和資源分配。
透過對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