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應該“儘快”參戰,佔領蘇聯在亞洲的領土,和德國兩相夾擊,蘇聯將會徹底失敗。
見到大島浩有所異動,裡賓特洛甫趁熱打鐵的說道,;“日本突然出兵,一定可以阻止美國參戰。美國目前還沒有武裝起來,它不會願意它的海軍在夏威夷以西遭到危險。在日本出兵的情況下,美國參戰的可能性更小。日本只要在其他方面尊重美國的利益,羅斯福即使拿什麼喪失威望的論據來說服美國人打仗,也是不可能的。以現在蘇聯的局勢,他絕對不會挺到明年的這個時候,如果日本能夠和德國配合,同時向美國表明立場的話,我想美國人不會為了蘇聯參戰的,到時候世界上我們的敵人,就僅僅剩下了名義上的英國流亡政府和美國,這兩個國家在蘇聯滅亡之後,根本已經不足為慮。到時候日本可以取得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裡賓特洛甫給日本派定的任務,不是讓美國參加到戰爭中來,而是使它置身於戰爭之外,至少要暫時做到這一點。甚至在他請求日本進攻符拉迪沃斯託克之後,他仍然認為日本這樣做不僅是可以幫助他打垮俄國而且是可以進一步壓迫美國繼續保持中立的一種手段。說來奇怪得很,不論裡賓特洛甫本人還是其他任何德國人,似乎從來沒有想到過,日本另有它自己的一套打算,他們一直到很久以後才明白,日本在沒有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消除後顧之憂之前,是不敢在東南亞對英國、荷蘭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更不用說從背後進攻俄國了。不錯,裡賓特洛甫以前曾經對松岡作過保證,說一旦日本與美國交戰,德國一定跟著參加,可是現在松岡已經下野了。此外,裡賓特洛甫也曾經常不斷地要求日本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集中力量對付蘇聯,因為蘇聯的抵抗使德國無法贏得這場戰爭。只是裡賓特洛甫不明白,日本可能首先考慮的是對美國進行直接的挑戰。
這並不是說,柏林方面希望日美達成諒解。那將使三國條約的主要目的——恐嚇美國,使它不敢參加戰爭——遭到破壞。裡賓特洛甫害怕,美國和日本一旦達成某種協議,就意味著使美國免除了後顧之憂,美國將會更快地發動突然進攻或參戰??他擔心他們會達成協議,因為日本有某些集團是希望與美國取得和解的。野村吉三郎海軍上將就是這樣一個集團中的一員。他於二月到華盛頓任日本駐美國大使,從三月份開始直到最後一刻,與科德爾·赫爾進行了一系列目的在於和平解決兩國分歧的秘密會談。這些會談使柏林方面感到極為不安。老實說,德國為破壞華盛頓會談作了最大努力。早在五月,威茲薩克向裡賓特洛甫提交一份備忘錄,指出“目前日美之間達成任何政治協議都是不可取的”。他力陳,除非能防止產生這樣一種協議,否則日本將會脫離軸心。德國駐東京大使奧特將軍經常訪問外務省,對赫爾—野村談判提出過警告。當美日雙方不顧這種警告繼續進行談判時,德國方面又改用一種新策略,竭力誘使日本把美國放棄對英國的援助和敵視德國的政策作為日美繼續談判的條件。那是五月間的事情。到了夏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七月間,裡賓特洛甫最關心的是唆使日本對蘇聯進攻,而在這同一個月中,由於日本侵入法屬印度支那,赫爾國務卿中斷了與野村的談判。到八月中旬,日本政府建議近衛文首相與羅斯福總統親自舉行會談,以便和平解決兩國的爭端,這才恢復了赫爾—野村的談判。裡賓特洛甫對日美恢復談判十分不快,不知疲倦的奧特不久以後又到東京外務省表達了德國方面對這一發展的不快情緒。外務相豐田海軍上將和外務次官天羽甜言蜜語地告訴他,計劃中的近衛—羅斯福會談,只會有助於實現三國條約的目標。他們提醒他說,三國條約的目標就在於“防止美國參戰”。到秋天,正當赫爾—野村談判繼續進行時,威廉街又恢復了春天用過的老策略。它在東京堅決要求日本方面指示野村向美國提出警告:如果美國對歐洲軸心國家繼續採取不友好行為,德意兩國可能要宣戰,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將要按照三國條約的規定參加德意一邊。這時裡賓特洛甫仍然不希望美國參戰;他採取這種手段的用意實際上是為了恫嚇華盛頓,使它不敢參戰,同時緩和一下大西洋上的美國的敵意。
平心而論,裡賓特洛甫的話讓大島浩十分動心,可是這種事情不是大島浩一個人可以決定的,國內自然有人會對北進戰略和南進戰略提出評估,這不是大島浩說的算的,大島浩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
裡賓特洛甫對大島浩的反應十分失望,最後說道,;“德國一旦受到削弱,用不著多久,日本就將發現它自己處於全世界的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