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要叫聲好。
馬術這東西看著簡單,但做起來卻是非常不易,最難得的是上萬騎兵,都可做到此點。這等氣勢自然萬分奪人。
李牧見狀。手中金柄橫刀一揮,呂國鐵騎竟然潮水般開始四下散開。
先前的一個尖錐大隊,瞬間化為平行兩列,成左右夾擊之勢,又再次放出一輪弩矢。
匈奴騎兵這次箭襲,瞄準的卻是呂國騎兵的馬匹。可怎奈這次出動的呂國輕騎軍。卻是連戰馬都被武裝上了皮甲。
畢竟與匈奴決裂後,到戰爭結束前,呂國暫時是不可能得到,高品質戰馬的補充。所以如今對戰馬,呂國方面是愈發的珍惜起來。
匈奴的銅頭長箭擊在馬身上,很多都射不穿戰馬的皮甲,眼下的呂國輕騎軍。雖然裝備上仍然遜色鐵騎軍許多,但比起其他勢力的騎兵來,卻已是優越數籌。
匈奴騎兵別說是銅甲,連半銅甲都是非常少見,李牧準確地取其弱處,命令士兵弩射匈奴騎兵,反倒是殺傷了不少匈奴兵。
兩軍騎兵一錯而過,竟然全是用弓弩對決,實在超出任何人的意料。
呂國騎兵面對騎射優勢的匈奴人,更是充分發揮裝備上的優勢,與敵對智不鬥力。陣型愈發地裂開,和匈奴騎兵隔得更遠起來!
雙軍雖是互有損傷,可相對比而言,反倒是馬術精良的匈奴軍,騎兵損傷得更多一些。
第一輪衝鋒無果後,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扎爾博不由暗自皺眉。
本來在他的心目中。中原人根本沒有像樣的騎兵,被他一衝之下,還不都瞬間變得落花流水,可現在他多少已經開始轉變了想法,呂國鐵騎的確是刮練有素,或許馬上技巧不如他們匈奴的騎士,但對馬匹和馬隊的控制上。卻已是差不了很多。
當然,這是他瞬間產生的想法,具體情況到底如何,還有待戰爭的考驗。
兩軍騎兵交錯,並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接觸,扎爾博只覺得中原人,還是太過狡猾。數萬騎兵鋪天蓋地的衝過去,激起無邊的雪浪。
衝勢將盡之時,扎爾博一勒跨下馬,戰馬猛地人立而起,無垠的雪地中,有如輕歌曼舞,毫不費力。
匈奴騎兵紛紛開始勒馬迴轉,後隊轉前隊,轉瞬之間,已是再次聚起攻勢,用最快的速度反衝了回去。
呂不豐遠遠望見匈奴騎兵,那行雲流水般的馬術,喃喃地道:“匈奴騎兵果然騎射了得,如果單論馬術精純的話,確是可世上稱雄。”
呂不韋雖是讚歎,卻是絲毫沒有驚懼之意,因為馬術畢竟不等於戰術!匈奴騎兵有優點,當然同時也有著缺點。
首先匈奴騎兵裝備簡陋,雖然如今已是換上了。從昌國得到的優質銅質武器,但面對逐漸開始發展起鐵質武器的中原,或者是更為先進,全軍裝備鋼質武器的呂國,他們都差之甚遠。
而且匈奴人遊牧民族品性,平時四散遊牧,就算聚攏成軍的話,軍紀也是散慢不堪。只能算是逞強好狠的匹夫之勇。
王剪不服的哼哼道:“若是我培養的那批小傢伙長大的話,保證能夠比他們還厲害十倍。李牧這傢伙,這次是碰上厲害對手了。也不知他扛不扛得住。
呂不韋笑了笑。堅定地道:“放心,李牧必然會做的漂亮,若是敵不住匈奴的話。他就不是李牧了
二人輕聲細語,並沒有太多的擔心。
在扎爾博準備擊潰李牧所率呂國鐵騎,再給呂不韋等人好看的時候,呂不韋只是命李牧和匈奴騎兵,進行迂迴的消耗作戰,以觀敵軍虛
。
呂不豐當然明白,擊敗這數萬的匈奴騎兵,對如今的呂國而言,還不算什麼難事。但難得有個觀摩匈奴戰術打法的機會,當然要研究個,透徹,因為眼下不過是開胃小菜。日後北進草原對決,才是雙方的重頭戲。
王剪在與呂不韋討論的時候,原本也是注意這匈奴的戰術,可見到他們霍然的反擊,不由皺了下眉頭。
匈奴騎兵的戰術簡單明瞭,乾淨利索,這禪方式可說是最快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卻建立在絕對高超的馬術之上。匈奴人自小就騎馬狩獵,條件好過中原兵士太多,就算是自己想要學習,卻也無從普及,只能指望那些尚才六七歲的羽林軍,待他們長大之後,或許可為。
兩人觀戰談論的功夫,扎爾博已是再次聚起攻勢,勢不可當地向李牧所率輕騎軍衝來
李牧號令一下。麾下騎兵本來散成的扇行陣勢。已是開始迂迴兜起,並不集中兵力與敵硬拼,竟是再次兜個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