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1 / 4)

雖然他現在已是大趙的都尉,但卻沒有被分配軍隊,也自然沒有什麼公務之說。閉門不出,雖然讓旁人覺得很好奇,但卻沒誰會對此有危言。

雖然也有很多人嘲笑呂不韋,說他是被襲擊怕了,不敢擅離府邸。但呂不韋卻不管這些閒話,依然一如既往的深入簡出,閉門拒客。

實際呂不韋這段時間在家,卻是為了苦修,以及把過去學過的少林武術,融合改變成新的,只屬於他自己的技擊術。

前世呂不韋所學的少林武術,有一個極大的弊病,那就是隻使用人體本身的力量,對於內力的發揮,卻是極為低劣和浪費。

呂不韋不斷根據師兄軻駱客,給他提供的經驗,借鑑軻駱客的,改進著自己的攻擊方式。

把少林的各種拳法、掌法、指法、腿法等,綜合成了,還把各種少林象形拳,融合成了。

而對於兵器的使用,呂不韋卻沒有做太大的研究,因為他發現,兵器只不過是人體四肢的延長和延伸,只要把相應的招式用到兵器上,就是最好,最完美的刀法、劍法、槍法。'

第117章:怪異能量

呂不韋經過不懈的努力,技擊之法很快的完善了起來。現在他缺少的,也只是如何在實戰之中運用而已。

當然他不可能瘋狂到,在自己的府邸中,來進行這樣的實驗。想來想去,呂不韋決定,去師兄軻駱客學派之下邯鄲城外的小說家宗地,來完成自己技擊術的試練。

帶上王翦、秦越人,以及水湄、春桃、春杏二女,呂不韋府邸裡,行出了三輛大車,一驢和五匹匈奴馬。

騎上匈奴馬的趙括,開始的時候還很是歡喜。畢竟他跨下的這匹匈奴馬,比起普通的趙軍戰馬來,要高大健碩許多。這是因為就算是他父親大將軍趙奢,也僅有兩匹匈奴馬而已,平日更是對之珍愛萬分,就算是兒子趙括想騎,也是根本沒有希望之事。

但是趙括歡喜的心情,卻僅僅持續了片刻。當他望見呂不韋那變態坐騎——青螺驢時,他徹底地明白,呂不韋為什麼會如此大方,毫不在乎地送自己匈奴馬了。

有著如此神俊的青螺驢,誰還在乎那‘瘦弱’的匈奴馬呢?

〃呂師,您讓我也去城外,說什麼印刷,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印刷啊?〃

呂不韋望著騎在馬背上,腦袋只到自己胸腹處的趙括,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他心中成就感十足,淡笑著道:〃印刷簡單的來解釋,就是隻寫一次,就可以完成千萬本書的複製過程。和你說多了也是不懂,等到時候你自己一看,自然就會明白了。〃

小說家宗地——

就在邯鄲城外,七十里外的明覺村後,名字叫做‘蓋居‘。

明覺村的位置非常好,村外就是一條溪水,也沒有什麼名字,由西方的山上流淌下來,蜿蜒數里匯入牛首水中。

‘蓋居‘就在明覺村深處的山谷之中,周圍四處都是合抱的楊柳,小橋流水,田地肥沃。房子也不算多,也就是三十多間左右,但卻都是上好的桐杉木與厚大青磚建造。連外面也全部都是,磚砌的厚實圍牆,足足有三人來高。

據軻駱客自己說,這‘蓋居‘裡經常居住的弟子,只有二百人不到。但谷外的明覺村,卻是弟子聚居之地,人數在二千人左右。

呂不韋等人安頓下來後,他卻並沒有急著去驗證自己的技擊術,而是先去後面的簡陋倉房,進行光榮而偉大,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造紙印刷!

其實說起印刷術,中國戰國之前,就已經具備了基礎,那就是印章和石刻。它們給印刷術的產生,提供了直接的經驗性啟示。

但可惜古人卻並沒有及時開動起自己的腦筋,令這可改變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更早的出現在歷史上。

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瞭方向。中國的印刷術,經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的發展,給人類的發展獻上了一份厚禮。尤其是活字印刷術,可以說是人類的重大突破,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還在被廣泛使用。

凸版印刷的歷史最悠久,也最為普及。版面影象和文字凸出部分,接受油墨,凹進去的部分不接受油墨,當版與紙壓緊時,油墨就會印在紙上。

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