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幫助吳國攻取昆陽不是他的主要任務,他也不可能親自上陣,堂堂的驃騎將軍怎麼能為吳王打前鋒?派一個副將去就足夠了。
關鍵是派誰去。
孟達立了大功,卻猶不知足,昨天就提前和他打招呼,希望他能把這個任務安排給他。李嚴知道,孟達是想和吳人打好交道,將來鎮守宛城也方便一些。很久之前,他就和吳人來來往,司馬懿攻房陵的時候,他就向陸遜求援過。現在漢吳聯盟,他當然更是如魚得水。
不過,李嚴不打算把這個任務給孟達。不是他不信任孟達——他相信孟達會聽他的話,正因為如此,他才不希望孟達立這一功。孟達已經有了足夠的功勞,這次升官是意料中的事,已經能幫得上他的忙了,不差昆陽這一功。再說了,他和吳人走得太近,也未必就是好事。
馬謖和鄧芝也想要這個任務,目的當然很簡單,誰不想再立一功?
可是李嚴也不打算給他們,他要把這個任務給魏霸。理由很充足,這裡除了他和孟達之外,魏霸的軍職最高,他的威望更是無人能及,由他來指揮作戰,沒有人會有怨言。
除了官面上的理由之外,李嚴還有別的用心。他很清楚魏霸幫他立功的目的,同樣,他也不願意讓魏霸躲在背後,讓他一個人面對諸葛亮的反擊,拉著魏霸一起,總比獨自作戰好,和諸葛亮鬥了這麼多年,李嚴對諸葛亮的手段非常清楚。
所以,面對孟達和馬謖等人熱烈的目光,李嚴一直沒有鬆口。
可是,魏霸一直沒有來,張溫都快到了,也沒看到魏霸的影子。
李嚴有些不高興了,對魏風說道:“子柔,子玉在忙什麼,我們還等著他議事呢,讓他把手頭的事先放一放吧,說完正事再忙不遲。”
魏風聽出了李嚴的話外音,連忙應了一聲,正要出帳,費禕陪著張溫走了進來,他攔住魏風。
“子柔,你不用去了。”
魏風茫然的看著他,李嚴也有些詫異,沉下了臉:“文偉,魏子玉為何不來議事?”
費禕苦笑一聲:“將軍,你就不要等他了。他不會來了。”
“為何?”李嚴惱了,這不是不給我面子嘛。
費禕走到李嚴面前,低聲解釋了一下,說道:“將軍,鎮南將軍的自劾表早上剛剛送出去,這裡的事,他就不參與了。他說,他準備帶著親衛營和魏家武卒回臨沅去,在陛下降詔切責之前,和家人好好的聚一下,還請將軍寬容一二。”
李嚴愕然,隨即明白過來。他看看費禕,眼角抽了抽,故意笑罵道:“這小豎子,還真是會弄巧啊,玩花樣玩到丞相頭上了?我倒要看他這次怎麼過關。”
費禕無奈的苦笑。他知道李嚴現在肯定很失望,他想把魏霸拖下水的希望落空了。從費禕的角度來說,他肯定也不希望魏霸和李嚴走得太近,魏霸要留開,和李嚴保持距離,他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李嚴沒有再說什麼,招呼張溫入座,含糊其辭的說魏霸臨時有事,不能參與會議了。孟達等人聽了,有些詫異,卻也沒有多問。
魏霸躲起來不出面,李嚴只好重新選將,經過簡單的磋商,他做出了決定。護軍陳到為主將,馬謖、鄧芝為副,率領魏風、張威等將及三萬大軍、大量的軍械支援吳軍攻擊昆陽。孟達領一萬大軍駐守宛城,宗預為副,他自己率領禁軍返回成都,向天子獻俘。
梅溪,魏霸走上了戰船,魏武耷拉著腦袋,跟在後面。
“怎麼,不想跟我走?”
“阿兄,這裡的仗還沒打完,我們就走,是不是”
“接下來的仗不是用刀就能解決的。”魏霸抬手攬著魏武的肩膀:“子烈,別急,以後有你打仗打得生厭的時候。”
“那不可能。”魏武咧著大嘴一樂:“阿兄,要不我們去徵南蠻?”
(第二卷完)
。
。
。(未完待續。)
幾句話
到目前為止,第二卷結束了,這個故事即將進入最後一卷,換句話說,老莊準備收尾了。
俗話說得好,虎頭豬肚豹尾,任何一個小說,結尾都是最費心費力的。老莊有些忐忑,不知道能不能把這個尾收好,水平有限,只能盡力而為,請諸位多多支援,多多包涵。
因為要考慮周詳,所以速度不可能太快,加更求月票的事,可能比較難了。最近老莊也一直沒怎麼求票,實在是底氣不足,不過,看到分類榜,老莊還是有些著急上火,鼓起勇氣喊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