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相夫接到了命令,也大聲嘶吼的準備戰鬥。弓弩手們艹起了弓弩,長矛手們握緊了長矛,每一個人都沉默的檢查著自己的武器,等待著即將開始的血戰。
幾乎在同時,陸遜也下達了作戰命令。聚集在山谷中吳軍向兩邊散開。向西的只是阻擊,主攻的方向是東側的山嶺,也就是魏霸所在的位置。
兩排刀盾手手持巨大的木盾走在最前面,後面是三排長矛手,再後面是三排弓弩手。當他們抵達山坡下的時候,山嶺上的蜀漢軍開始射擊,拋擲石塊,進行阻擊。一支支利箭從空中飛下,一塊塊巨石從山上滾下來,帶著轟隆隆的巨響,砸向吳軍陣地。巨石砸在盾牌上,發出巨大的聲響,將盾牌砸得四分五裂,將盾牌後面計程車卒打得東倒西歪,頭破血流,慘叫不絕。一個個利箭從天而降,射在吳軍的身上,濺起一朵朵血花。一個又一個吳軍士卒倒了下去,卻不肯退去,他們舉著盾牌,全力反擊。
民伕們推著霹靂車,冒著密集的箭雨,向山嶺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一塊塊巨石飛上天空,砸向山嶺上的陣地。為了能夠打的更遠一點,更高一點,他們必須儘可能地靠近,而這也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傷亡,不斷地有人中箭倒下,躺在血泊之中,無助的呻吟著。可是他們的同伴卻沒時間來救他們,每個人都繼續發射,只有攻破山嶺上的陣地,結束戰鬥,他們才能夠安全。陸遜下達了死命令,今天不攻破陣地,任何人都不準撤退。雖然怕的要死,可是他們更怕被陸遜殺死,只有硬著頭皮繼續戰鬥。
相夫向潘濬的陣地發起猛烈的攻擊,潘濬依靠的巨大的廂車,死守陣地,寸步不讓。他的任務就是防止相夫他們去支援魏霸,給陸遜留出珍貴的時間和空間。這裡離魏霸的陣地有兩百多步,普通的弓弩根本射不到,就算霹靂車可以勉強可以到達,傷害也有限。在過去的十幾天裡,雙方的霹靂車消耗都非常大。相夫等人雖然儘可能的將石塊拋向遠處,卻無法阻止吳軍的攻擊。他們猛衝猛打,試圖衝破潘濬的阻擊,可是潘濬將陣地守得鐵桶一般,不讓他們前進半步。
雙方的戰鼓聲互相激盪,喊殺聲混成一片。在弓弩手、霹靂車的掩護下,吳軍向山頂發起了衝擊,一隊隊吳軍士卒舉著盾牌,手握戰刀,在狹窄的山路上蹣跚前進。不少人被射下來的箭射死,被石頭砸死,卻還是有一些人衝到了陣前。戰陣已經殘破不堪,無法阻擋吳軍的攻擊腳步,見吳軍殺到面前,蜀漢軍將士只能從戰壕裡跳了出來,與敵人展開白刃戰。
戰鬥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狀態,雙方都全力以赴,希望能一鼓作氣擊敗敵人,取得決定姓的勝利。
臨賀城下,諸葛恪率領三千人馬,面向臨賀城列陣。他的任務就是看護臨賀城,不讓城裡蜀漢軍衝殺出來,干擾陸遜的攻擊。對這個任務,諸葛恪平靜的接受了。他知道陸遜對他不滿意,立功的機會不會留給他,到時候戰利品也不會有他的份。他很清楚陸遜在想什麼,為了這次大戰,陸遜已經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姓命,其中有一半是他自己的部曲,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實力損耗。可是隻要擊敗魏霸,僅是魏霸的那些部下就足以彌補他的損失。
魏霸總共召集了三萬蠻夷戰士,僅在山谷中就有一萬五千人到兩萬左右,都是從各部落精選出來的勇士。目前大概戰死六七千人,至少還有一萬多人。這些人裡面就算挑一半出來,也足以補充陸遜的損失,加上其他的各部人馬,陸遜付出的所有代價都可以得到補償,而且非常優厚。
如果再加上斬殺魏霸的大勞,孫權絕不會吝惜賞賜。陸遜的損失可以得到超額補償,他的實力會更強。
這種好事當然不會落到他諸葛恪的頭上。
諸葛恪也沒指望和陸遜友好相處,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作用。如果他和陸遜成了好朋友,那他的作用也就沒有了。所以他現在很平靜的守在臨賀城下,甘心做一個看客,等待著旁觀陸遜的勝利。他有些哀嘆,沒能完成孫權交給他的任務,可是他並不覺得自己一無所獲。旁觀陸遜和魏霸的戰鬥讓他受益非淺。一個是吳國最著名的將領,一個是橫空出世的年輕名將,他們之間的交鋒真是難得一見的經典。雖然諸葛恪不能親自向陸遜請教,也無法親臨戰場,可是他憑著自己的聰明,還是領悟到了不少。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是無價的財富,他相信孫權聽了他的彙報後會非常滿意。
諸葛恪看著臨賀城,彷彿看著一座墳墓。一旦魏霸戰死,或者主力崩潰,臨賀城就無處可逃。城裡的所有士卒和財富都是陸遜的戰利品。當初,他曾經站在臨賀城頭,等著魏霸來攻,魏霸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