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
“當年武帝曹公正與袁紹相持官渡的時候,徐州劉備乘機襲擊後方,宛城更有張繡隨時偷襲許都,還有江東孫策更是令人極為頭痛的強敵。”司馬懿道,“幾乎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壓力,可是曹公依然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果斷將主力移至徐州將劉備擊敗,再調軍前往白馬救援,最後才從容不迫地回到官渡與袁紹決一死戰。”
“如今魏國無論在國力資源、軍力戰備或是人才方面,甚至是面臨的困境,都與那個時候的曹公相比,可以算是微不足道了。”周揚道。
“所以第二種可能,應該是皇上打算在不依賴哥哥的情況下,能夠獨立解決眼前的困難。”司馬懿繼續說道,“皇上的作風與曹公極為相似,他正在做一種嘗試,打算在解決鮮卑與蜀軍聯手侵境的情況下,又同時對哥哥進行削權。”
“皇上為什麼要這麼做?”周揚不禁問道。
“因為皇上剛剛登基不久,朝中許多大臣們都處於中立坐視的態度。”司馬懿道,“皇上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並相信他的能力,更加確立皇權的威信,而對哥哥進行削權成功的話,相信在皇上在位之時,再無人敢有半點窺視之心,他也可以安心地對吳、蜀兩國開始用兵了。”
“如果失敗的話,那麼曹魏的江山從此必將改名換姓。”正好龐德大步走入廳內,朗聲說道,“根據長安帶來的軍情,張郃不主守陳倉,而把駐守的一萬人馬分成了五路,分別調去了上方谷、武都、斜谷與子午谷,雖然這些關口都很重要,但是諸葛亮五萬大軍明顯是衝著陳倉山而來的,看來張郃必然抵不住蜀軍攻擊,皇上這回又得仰仗周丞相了。”
“恰恰相反。”司馬懿卻否認道,“張郃將軍不愧是以巧變著稱,用兵之術確實令人難以捉磨,有此良將確是國家之福,不過卻是哥哥之禍啊此人若是不除的話,今後哥哥休想再踏回洛陽半步。”
“可是依我看來,張郃分散兵力,如何抵得住諸葛亮的五萬大軍呢?”龐德不解道。
“魏境這幾個地方,只要有數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