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道:“我馬上要起程前往滎陽一趟了,務必在彭大哥趕到武威之前,讓孫堅作出同意與我們合作的姿態,至少不能讓董卓軍這麼快進攻洛陽。”
曹琳道:“人家也要跟。”
蘇辰卻道:“你最好留在洛陽,以助徐榮將軍隨時掌握董卓軍動向。”
周揚點頭道:“她說得沒錯。”
曹琳心裡極不情願,卻也無可奈何,嘟著嘴問道:“那她呢?”
蘇辰道:“我負責保護你的周郎,可以嗎?”
周揚聳了聳肩,表示我也沒辦法,曹琳只好目送著他們兩離開洛陽。
兩騎策馬望東而去,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周揚不時回頭看了一眼,眼中露出得意神色,好像在對蘇辰說,當時從函谷關逃離的時候,你前我後,如今終於反過來了。
不過任誰也知道,周揚能夠將蘇辰遠遠落在後面,主要還是依賴了赤兔馬的速度,而非他的馬術真的精進到能夠跑得贏蘇辰。
蘇辰不愧是自從成長於遊牧民族,絲毫不以為忤,雙腳一夾馬腹,奮力追了上去。
數日後,便到了滎陽境內。
周揚望著那延綿不絕的山區,過往的行人正朝市集進發,不禁想起了當日,他與耿龍就是從這裡逃往中牟的。
兩人在山區內休息了一晚,翌日繼續馬不停蹄地出發,最後終於來到了滎陽。
城內隨處都可以聽到打造兵器的聲音,這裡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冶鐵作坊之一,其冶鐵高爐為當時世界之最。
滎陽又出過詩人李商隱和思想家申不害,就連詩豪劉禹錫死後,也長眠在這片土地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韓愈和柳宗元等一批著名詩人和文學家,曾在滎陽留下足跡和許多不朽的詩篇。
周揚當時只顧著逃跑,卻沒去想過這麼多,如今重返滎陽,也別有一番滋味。
這時候,對面三騎並立,他們各自的特徵讓人十分易記,正是劉關張三人。
劉備一見到周揚,立刻趕了過來,拱拳拜道:“咱們又見面了,真是有緣啊!”
周揚不得不承認,這雙眼總是帶著真誠笑意的人,確實令人很難產生惡感,只好回禮道:“沒想到在這裡也能碰到你。”
劉備好奇地問道:“周兄弟來滎陽的目的,很可能和我是一樣的哦!”
周揚並不打算和他關係過於濃恰,主要是知道日後終有一天,大家會變成敵人,故而答道:“或許不一樣吧!”
“是不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