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遠離雲水禪院百里開外的地方;耕天法王正棲身在一處避風的淺洞中;等待著來自蒙洛天神和李漠的訊息。
不久前;他從蒙洛天神靜止不動的元力波動中感應出他留守在遠離雲水禪院十幾里路遠的地方;等著次元莊遊的出現。
對於李漠施展遁地術的元力運動軌跡;他自然一清二楚;卻對她無謂的襲擊路線倍感無語。
望著李漠所在的方向;耕天法王自言自語道:“這雲水禪院可不是你一個小小的下位仙想進就能進的。”
就在各路人馬按兵不動;靜候他們的獵物出現之時;次元莊遊跟隨觀音菩薩來到了大殿。
看著次元莊遊給如來佛祖的金身塑像上過香;觀音菩薩隨即揮出一道佛光之力;將他們所處的大殿遮蔽了。而在靜室裡修煉的本尊莊遊則被文殊菩薩揮出的佛光籠罩在內。如此一來;無論本尊抑或次元珠的分身都可以在同一時間內聆聽到同樣的佛經。
片刻之後;雲水禪院內佛光大熾。如來佛祖的一道神識降落在了大殿的金身當中。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感知到佛祖的降臨;當即稽首行禮。
與他們有相同感應的還有躲在淺洞裡的耕天法王。就在如來佛祖神識降臨的那一瞬間;他隨即收斂了自己的黑色幽力的氣息;讓自己仿若人族的修仙者一樣;散發出了玄元境三品天師的元力波動。
“歷劫修道者;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謂佛即是道;仙即是道;妖即是道;魔即是道……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屬法界流;大小全是一切行;無不歸還本法界。然;萬變不離其宗;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證得圓滿……”
如來佛祖不辭疲倦的講經一日一夜後;本尊莊遊和次元莊遊原本被鴻鈞老祖隔斷的記憶又融合了。次元莊遊知道了本尊莊遊一路行來所經歷的一切;心中隨著本尊見喜則喜;見悲則悲;逐漸流露出了人族的本性;仿若常人無異。
次日上午;如來佛祖講經完畢;隨即給本尊莊遊和次元莊遊灌了頂。之後;未等本尊莊遊開悟大圓滿之道;他就讓那一絲降臨雲水禪院的神識消散在了天地間。
中途略作休息後;本尊莊遊和次元莊遊旋即進入了觀音菩薩給其講解的佛見空性的修煉狀態。
觀音菩薩法相莊嚴的端坐她的蓮花寶座上;對著虛空灑出一些甘露水;然後就開始講“唯心本真;當現空性”的參禪悟道之根本。
“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當度一切苦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聽此“直指本心;唯見空性”的諸法諸道皆空之理;本尊莊遊和次元莊遊的心靈紛紛有所觸動;那若隱若現的劍意雖形開始在其心間縈繞而生。不等他們的魂魄捏指為劍凝聚出劍芒;觀音菩薩就結束了定心路徑的開示。
看到本尊莊遊和次元珠莊遊身體表面劍芒大熾;觀音菩薩和文殊菩薩倍感詫異之餘;隨即釋然。聽經悟道各有所得;他們雖然不知道莊遊的本尊和分身獲得了多少;但從其體表呈現出來的表象不能看出;其對劍意或者說劍道有了一絲感悟。
等到本尊莊遊和次元莊遊將體表之外的劍芒內斂而;文殊菩薩當即對其講解“一行三昧”的智慧法門。
就聽文殊菩薩說道:“諸法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
等到第四日的太陽昇起;本尊莊遊和次元莊遊才從靜修之中醒轉了過來。此次聽經三日;他不僅踐行了當日對地藏菩薩的承諾;還獲益匪淺。尤其在劍道和證道之途的修煉上;他隱約的感覺到除了劍意之外;自己應該包容更多的修煉法門;以為我所用。
看到本尊莊遊睜開了眼睛;文殊菩薩當即合掌施禮;說道:“道友;此次吾佛講經法喜圓滿。自今日之後;可以自行離開。他日有緣還望施主看在吾佛心念蒼生的份上;劍下有情。”
本尊莊遊點了點頭;說道:“人心向善;所向披靡。晚輩感謝菩薩及佛祖的開示。”
而此時;身在大殿的次元莊遊正在接受觀音菩薩的灌頂。灌頂結束之後;他就要代替本尊莊遊和金冪一行見面辭別。
在香客客房裡等候了三日之久的金冪一行終於等到了次元莊遊的到來。與他同來的還有變幻成小胖子模樣的本尊莊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