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1 / 4)

另外!

也曾有一些遭到強勢欺凌無人能助的武林同道,為了家屬性命無能抗拒者,竟也向飛虎堂求助希望能得到義助保護。

從此,江湖道中便時可看見身穿靛青、翠綠、墨黑、鵝黃、雲白、淡粉的正義使者在各方現身,有時尚有灰衣的飛虎堂所屬隨同,以便能對武林公理正義盡份心力。

但是訊息漸傳後,請求救援協助之武林同道也逐漸增加,而使正義使者頻於奔波江湖道中。

為此!金甲令主便責由六隊隊長在將軍寨中,所學有成的後備使者中挑選增編至每隊一百二十五名。

每隊隊長皆改稱大隊長,原有副隊長兩名,再由舊有使者中選出兩名後同時改稱小隊長,四位小隊長之下各有三十名使者。

如此便使正義使者人數暴增至七百五十名,不論那兩隊使者進駐飛虎堂,皆可輪派各小隊率總堂飛虎武士應武林同道之請前往。

但每每應付武林同道之請前往者,大多隻派一小隊便足夠應付,至多隻是男女使者各一小隊同行,尚未曾遇到需要一大隊的正義使者出面之事。

當然在協助各方同道解決爭紛時,儘量避免以武相向,有須在不偏頗不強逼的情況下,以公正立場中使雙方比能相商解決爭紛,但遇有蠻橫狂妄之方無理強逼,那也只好以武力逼迫就範了。

每每平息爭紛且能使雙方皆有大歡喜握手言和,當然也令正義使者及飛虎堂名聲更甚,久而久之已被江湖武林黑白兩道心悅城服,視為只求公理正義不問雙方出身來歷公正評斷的正義化身。

第二十九章 飛虎幟揚

山川蕭條極邊土,徵人薊北空回首。

邊風飄雪哪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蕭寒的十月天寒冬方至,但云燕十六州已是瑞雪紛飛,將翠綠大地鋪上了一層及尺的皚皚白雪。

此時由薊州往臨榆的官道途中,只見一批六十餘快騎疾馳而過,只見前力兩騎乃是身穿灰厚毛裘背背大刀頭戴護耳護面毛帽的武士。

不到片刻倏聽後方蹄聲轟然,竟見官道中積雪濺飛如幕疾馳而至,只見前方兩騎乃是身內穿一金一銀蒙面身披銀狐皮裘皮帽的男女,後方則是內穿一式靛青、墨黑蒙面勁裝,外罩花狐皮裘帽的二百五十騎,每人腰際皆繫著一柄寬厚大刀。

再後又是與前行六十餘騎穿著相同,足有近千名的灰衣式士及一些年有五旬的老者。

一行一千兩百餘摧騎著口鼻噴霧的駿騎,賓士吃力的朝東方長城馳去,似乎有何緊急之事不得延遲?

燕山乃是北疆的天然屏障,春秋燕國所屬時更曾由五室山脈及燕山山脈上高築城牆以拒外患。

爾後秦始皇將春秋戰國齊、趙、秦、燕、魏、楚、韓、中山諸國所築城牆一一修建連線,而成萬里長城,並且深入燕北轄境(現今朝鮮平壤)後經歷代增改修建,至隋時在渤海之濱臨榆建一榆關,將燕山之東及渤海之間的一段無屏之地據守,成為重要的一處關卡。

(注:我國隨唐之時外患以東北契丹力量,北方突厥及西北吐番則次之,與契丹便是以燕山為界,但在燕山及渤海之間尚有狹窄腹地延伸至平虛也就是遼河一帶尚屬唐疆,因此平虛之地極易遭契丹侵犯,但至燕山及榆關之時便被拒之難入幽州也就是現今北平一地,因此榆關便是鈄燕山至海濱間的空隙填實,成為保護疆境的重要城關,至於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乃是明代時將榆關重建聯貫燕山長城,成為現今的萬里長城,原秦代的萬里長城而早已頹廢難察了!

話說回頭!

一千三百餘快騎疾馳至申時左右,己可望見遠方臨榆城的城垛,因此皆快馬加鞭摧騎狂奔。

此時臨近臨榆城尚有五里左右的一處叉路口,卻有二十佘騎焦急等候,當開道的六十餘騎與叉路口的人馬相會時,神色憂慮的一名五旬老者急攔快騎並問道:“諸位同道請了,老天乃是雲燕幫屯主金川,但不知諸位可是飛虎堂同道?”

六十餘騎遭攔立時勒騎頓停,當耳聞雲燕幫金屯主之言,立有一人掀開護面皮罩,現出年約五旬的容貌且應聲道:“原來是金屯主,我等正是飛虎堂所屬,本星宿乃是前路,後方則是本堂總堂主伉儷率正義使者及飛虎堂所屬一千兩百餘人隨後便至,總堂主曾交待沿途若有貴幫之人前迎時不必多禮停頓,立時前行引路至貴幫堂口會見貴幫主!”

金屯主聞言頓時憂急之色一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