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又轉化了一天的感知,小管一直忙著掃描,他破壞了幾個輻射產生器後,在徐光的視覺介面上顯示了一個預估進度,根據小管的估計,目前落在地球上的輻射產生器估計有三千六百個,比原先預計的還少一些,而以百公里見方每次大約七分鐘的掃描速度來看,大約要八個月的時間才能把整個地球表面掃描完畢,不過,如果是中國區,大約只要一週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在幾天之後,在江南市附近應該可以看見比較明確輻射汙染下滑的狀況。
小管從輻射產生器設計的引數推估它可以釋放的汙染量,大約只要破壞了四成的輻射產生器,剩下的輻射產生器就算全速運轉,產生的汙染也會低於地球本身的自淨能力,到時,全球的輻射汙染狀況將會開始有全面的改善,當然,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儘量把汙染源去除比較妥當,不過就算這樣,全球的輻射汙染要回到核戰之前的標準,還是需要一段相當漫長的時間,小管建議徐光去向人類聯盟購買先進的輻射汙染掃除裝置,這種裝置在宇宙開發中相當常見,不算什麼保密技術,花點代價應該很容易取得。
徐光把掃描的事情委託給小管,專心轉換著感知,閒來無事時,詢問小管不使用感知描繪方式尋找的效率,得到了一個讓他大感震撼的結果,不使用感知描繪技術,他掃描一個百公里見方的區塊,竟然要花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使用感知描繪技術,整整提升了將近二十倍的搜尋速度,這結果讓徐光瞠目結舌。
小管解釋道:主人您別驚訝,這是事實,這就是感知描繪的威力,以這個搜尋動作為例,感知描繪後,我們智腦搜尋感知區,就相當於您在一個只有幾個人的廣場上找一個人,一眼望過去,有沒有就很清楚了,如果不用感知描繪,我們就得一寸寸的地面去確認,這樣當然慢了。
徐光問道:感知描繪不是隻是幫助智腦更容易瞭解物質的觀念嗎?
小管笑道:當然不只啦,感知描繪其實是一種認知概念的集合,我們智慧體可以學習到單一的概念,但概念的組合、變形和快速擴增,就是我們認知的障礙,感知描繪可以幫我們跨過這個障礙,更快速的累積感知資料。我們當然也可以拿這個集合來比對資料,因為條件相對比較單純,這樣比對就會更快!
徐光點點頭,過了一會兒,他才喃喃地自言自語道:當智腦真好,能力一下子就十倍的提升感覺真刺激
主人您可以自己試試看,感覺也一樣刺激。
試試?我試什麼?
用感知描繪的概念操縱感知和能量啊!
小管你別開玩笑了,我又不是智腦徐光笑道
主人您不是智腦,但您也是智慧體啊,而且是最令人羨慕的純生命智慧體,更何況感知描繪的概念,本來就是人類這種生命智慧體在用的。
你說什麼?人類在用感知描繪?
喔!天啊,主人,你學了這麼久的感知描繪,難道從來沒發現,感知描繪技術根本就是一種讓智慧體向你學習你的感知的方法嗎?
喔對耶所以我應該應該怎麼做?徐光應該了半天,卻不知道該怎麼運用感知描繪。
人類本來就已經在運用感知描繪了,只是因為太習慣,所以沒注意到,其實您天天在用,時時刻刻都在用
這怎麼說呢?
例如您一看到小文小姐,就產生了很多感覺,這些感覺是和小文小姐連在一起的,這就是您對小文小姐的感知集合
喔徐光有點臉紅:對啊這就是感知描繪人類的思想方式確實是如此。
不只這樣,您也已經把這種感知集合的方式用在戰鬥上,例如您一開始學習戰天拳,您只能慢吞吞的嘗試編織能量結,等您練成後,您編織能量結就快多了,幾乎一動念就編織完成,這也是運用感知集合的結果。
徐光這下子就懂了,人類確實無時無刻的在使用感知描繪的技術,所有的人類學習行為,幾乎都是累積感知和操縱感知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人類先了解所有應該注意的事項,然後把這些事項的感覺吸收合併,變成一個反應模式,他想起在電視節目看過的小丑表演,那些小丑們拋接著瓶子,在增加瓶子的同時還一面做出各種惹笑的行為,在當時的徐光認為這簡直不可思議,但現在,他知道那是一種熟練、習慣與掌握的過程,其實就是感知建立、歸納與合併的過程,雖然不見得人人能辦到,但經過適當的訓練,顯然不是不可能的。
第90章輻射汙染2
更新時間2011…12…269:30:03字數: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