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不圖領導全部紅軍,竟率一部秘密出走”。他還給一、三軍團發電報,危言聳聽地說北上“不拖死也會凍死”,企圖誘使一、三軍團跟他南下。
9月12日,中央在俄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透過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指出張國燾的分裂活動是“絕對不可容許的”,號召四方面軍同志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同張國燾右傾機會主義和軍閥主義傾向作堅決的鬥爭,以鞏固黨和紅軍。
葉劍英在反對張國燾的鬥爭中,冒著生命危險及時揭露了其妄圖危害中央和分裂紅軍的陰謀,巧妙地率領軍委直屬隊北上,使黨中央和中央紅軍脫離險境,使紅軍日後有了北上勝利和抗日戰爭的發動。毛澤東曾多次提到這件事,高度讚揚葉劍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曾說到:“葉劍英同志在關鍵的時候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沒有他,(毛澤東邊說邊摸摸腦袋)就沒有這個了。”
周恩來則引用古語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葉劍英在這場挽救革命的鬥爭中,以自己的高尚品質和過人膽識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3.4 “葉劍公舌戰群儒”
1940年春,國民黨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以後,蔣介石眼巴巴地看到他們在戰場上大規模的武裝進攻,非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損失慘重,惱羞成怒,便決定於是年三月在重慶召開全國參謀長會議,製造輿論,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此時葉劍英因天雨路滑,不慎胳膊被摔傷。接到會議通知,去還是不去?一般參謀長會議如果不去也可以。葉劍英鑑於當時國內外嚴重形勢,預感到蔣介石可能要搞陰謀,自己作為八路軍參謀長不能不去,而且可能還有一場“惡戰”要打。於是他和同志們進行了積極而緊張的準備工作,帶傷赴會。
果然不出所料,會場一派殺氣騰騰的景象。蔣介石對會議內容早有安排,一開始他就把共產黨、十八集團軍大罵了一通,誣衊我軍“遊而不擊”,製造摩擦,襲擊友軍,破壞抗戰等等,造成了冬季攻勢任務的未能完成。蔣介石聲言要調查此事,以整肅軍紀軍令。他講完後就規定了會議發言時間,每人不得超過三十分鐘。這實際上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不准我們進行充分的反駁。
會議前兩天,國民黨要員秉承蔣介石的旨意,發言都集中攻擊第十八集團軍。
久經沙場的葉劍英對此處之泰然,“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到第三天,當他們的誣衊攻擊都講完了,葉劍英才從容不迫地站起來,開始他關於《作戰與摩擦問題》的發言。
葉劍英身為十八集團軍的代表,在國民黨內是追隨孫中山的元老,又是黃埔軍校的籌辦人之一,在國民黨軍隊中負有盛名。他豁達大度,侃侃而談,會場上對他的發言,無不全神貫注。
葉劍英的發言,針鋒相對地集中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作戰與摩擦問題。
對於作戰問題,葉劍英主要講我們的戰略指導思想和我軍如何按照統帥部的抗戰命令,艱苦奮戰,並獲得偉大戰果的情況。他說:
“我十八集團軍在敵後作戰,英勇犧牲,抗戰兩年半共殲敵八萬餘人,爭取偽軍起義一萬九千餘人,繳獲步馬槍二萬餘支,輕重機槍四百餘挺,各種炮一百餘門,破壞交通一千一百七十餘次等。這些戰績不僅為敵人所承認,為我國人民和全世界進步人士所稱道,而且有些也曾得到蔣介石和統帥部的嘉獎。敵人對我軍恨之如骨,怕得要死,與貴部有些部隊一見敵人望風而逃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葉劍英用大量無可辯駁的事實從戰略上、戰術戰役上徹底粉碎了對十八集團軍所謂“遊而不擊”的誣衊,巧妙地粉碎了蔣介石妄想借檢查冬季攻勢作戰失敗為名,加罪於我軍,進而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詭計,使蔣介石等人啼笑皆非,無從辯駁。
關於摩擦問題,葉劍英一開始就承認各有關戰區和集團軍所擔的摩擦事件是抗戰中的一個嚴重問題。但他認為責任在於有人把十八集團軍當做異軍看待,這是許多摩擦發生的根源。他說:
“我們與友軍之間的摩擦不是不能解決的敵我矛盾,而是抗戰大局下的一種區域性的暫時現象。目前民族矛盾是第一位的大問題,摩擦則是從屬的,我們決不能搞顛倒關係,更不應把區域性摩擦有意去擴大為全面內戰,幹那種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他的話使一些國民黨要求抗戰的左派聽得頻頻點頭。
接著,葉劍英針對國民黨軍有關參謀長提出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