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花源裡四季燦爛無衰的綺麗風光,足以寬慰我孤獨的心,足以陶冶我放蕩的性,足以堵塞我無遮攔的嘴巴,足以銷磨我遐想的靈魂,也足以了卻我百無一用的終生了。可有誰知道,我真的能一直成為桃花源中人嗎?”

車伕、僕役嘆息,任媽落淚,王閏之泣嚥了。

蘇軾忘情地高吟著:

“柳七,柳屯田!你和我一樣的痴心愚蠢啊!‘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風池誇’,真是自作多情!杭州的‘好景’在等待著你的‘異日’,你的‘異日’在哪裡?平步難於青雲啊!你精通音律,善為歌詞,創制慢詞長調,開了一派詞風,點綴了大宋江山。‘鳳池’稱讚了嗎?你不是捧著一道‘且去填詞’的御旨,四處漂泊,浪跡江湖嗎?

“琵琶,你用此歌為我送行,我感激你的用心了!柳七尚且如此,我何敢貪求而不知足啊!”

琵琶泣咽而語,寬慰蘇軾:

“柳屯田之詞作,譽者有之,毀者有之,柳屯田依然是柳屯田,他的《望海潮》不是依然有人彈唱,有人歎服嗎?人不自棄天難棄啊!”

蘇軾驚悟,高聲重複:

“‘人不自棄天難棄’?妙語解玄,妙語啟人啊!看來,我是比柳屯田更為痴心、更為愚蠢的人了!琵琶,我向你鞠躬,你是我的一語之師啊!”

無知和尚結束了他的坐禪,徑自吟出四句詩:

度數形名豈偶然,

破琴今有十三絃。

此生若遇邢和璞,

方信秦箏是響泉。

蘇軾知道,無知和尚借用唐代道士邢和璞與房琯鑿地得書的故事又在超度自己了。他湧淚直下,悲愴而語:

“‘方信秦箏是響泉’?我相信了,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天可憐見,我這顆心離不開京都啊”

此刻,駙馬王詵和賢惠公主贈送的高頭大馬踏蹄而嘶,咴咴而鳴,催人啟程。

蘇軾喃喃自語:

“‘方信秦箏是響泉’。離開吧,該是離開這大宋京都的時候了”

蘇軾深深鞠躬,向駙馬王詵告別。

蘇軾深深鞠躬,向賢惠公主告別。

蘇軾深深鞠躬,向琵琶、胡琴、倩楚、麗玉等十位歌伎告別。

蘇軾鞠躬,向難捨難離的汴京城告別。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日

午朝卷

篇一

汴京·安上門外

“人定勝天”與“人奈天何”·在旱蝗為虐的年月,蘇軾的詩作《錢塘集》出現在京都·

蘇軾、司馬光貶離濘京已近三個年頭了。王安石的九項大法已經全部出臺。“均輸法”、“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免行法”、“將兵法”在大宋寥廓疆土上的實施,捲起了翻江倒海的雄風,創造著永珍更新的現實。加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大破西夏軍的“熙河開邊”、中書檢正官章惇平定西南峒族暴亂的“梅山之捷”和王安石之子王雱所著《〈道德經〉注》、《老子訓傳》、《佛書義解》的自費鏤版、鬻於書肆,鬨動京都,更為“變法”增添了奇麗的光彩。“人定勝天”,王安石正竭力改變著大家王朝積貧積弱的面貌。

“人奈天何”!天災突至。從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起,河北路、京西路、京東路、河東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等廣大地區,十月不雨,一場特大的旱災,毀掉了秋收、冬種、春苗,甚至毀掉了野菜、山果、魚蝦。大旱之中,飛蝗漫天,人蝗爭食,樹葉也光了,草根也盡了。飢餓相逼,哀鴻遍野。健勇者成群結隊,挺而走險,呼嘯山林;贏弱者老幼相扶,湧入城鎮,湧入大宋京都。

“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的汴京城,被這場漫長的天災煎熬得改變了容顏,連昔日繁華綺麗的十里御街都成了萬千流民白日乞食。夜間棲居的地場。

王安石和他的新法遇到了空前未有、人力莫及的挑戰,歷史的大悲劇從此愈演愈烈。

熙寧七年(107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隨著汴京外城新曹門、新宋門、東水門、東北水門徐徐地開啟,又一群來自京東西路的近千名飢餓百姓湧入京都。他們憔悴脫形,拖兒帶女,步履艱難,其狀慘不忍睹。中午時分,這群呼天號地的乞食者,湧入天漢橋下酒樓食鋪匯聚的麴院街。

其時,遇仙酒樓樓上,兩桌酒宴正在進行。一桌是王公子弟的輪流作東,新近推出的幾個絕色的歌伎,五個剽悍驍勇的“廝波”、“撒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